侮辱性言辞不是意见
荷叶边下的小猴儿问:
之前读过老师的《新闻传播法教程》,读了这篇文章还是有几处不太明白,还望老师能指点一下,本案中按照把事实和意见分开的重要原则来讲被告郭庆祥确实判的冤,但是我想请问的是,侮辱不是也是属于侵害名誉权的一种方式吗?那么这些‘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词语是不是属于侮辱的范围呢?从这个角度讲,是不是可以理解法院的判决有一定合理性呢?呵呵,对侵害名誉权还是不太理解。
魏永征答: Read more…
荷叶边下的小猴儿问:
之前读过老师的《新闻传播法教程》,读了这篇文章还是有几处不太明白,还望老师能指点一下,本案中按照把事实和意见分开的重要原则来讲被告郭庆祥确实判的冤,但是我想请问的是,侮辱不是也是属于侵害名誉权的一种方式吗?那么这些‘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词语是不是属于侮辱的范围呢?从这个角度讲,是不是可以理解法院的判决有一定合理性呢?呵呵,对侵害名誉权还是不太理解。
魏永征答: Read more…
范曾名誉权案一审判决日前出炉,判决被告郭庆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的《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构成侵害范的名誉权。判决书在“经审理查明”部分引用了郭文对被他称之为“流水线”作画的大段批评文字后,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涉讼文章)通篇对范曾的诗、画、书法、作画方式及人格分别做出了贬损的评价,如‘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郭庆祥的行为已构成对范曾名誉的侵害。” Read more…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到底有多少?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约9.1万亿,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9.16%。可是,本周央行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下称央行报告)却称:“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有媒体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计算出平台贷款规模上限为14.4万亿元。 Read more…
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体系http://weiwuhui.com/4200.html
《出版管理条例》和盛大文学http://weiwuhui.com/4199.html
百度危机 话表六头http://weiwuhui.com/4190.html
看了魏武挥的这几篇文章,颇为兴奋,这倒不只是出于我俩之间的关系,而是这组文章展示了未来内容产业的前景,值得品味。 Read more…
内容提要:3月15日,英国司法部向议会提交诽谤法修改草案,并向公众咨询意见,修改1996年《诽谤法》,多年通行的诽谤法规则将会作出重大调整。本文介绍主要内容,并予以浅评。
关键词:诽谤法、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名誉权
全文見下:
李年智问: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该报诉搜狐焦点网非法转载案,广州市越秀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要求搜狐焦点网删除稿件并作经济赔偿,搜狐网不服已提出上诉。
该报道称,因搜狐焦点网多次未经许可转载其文章,《南方都市报》向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发起诉讼。今年3月,广州市越秀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搜狐焦点网侵权事实成立,判处搜狐网立即删除其非法转载的文章,并向南方都市报赔偿经济损失共计13000元。目前搜狐网已提出上诉。 Read more…
长期以来,我们养成了在境外赚钱境内消费的习惯。早期有侨汇券、外汇券,那些有海外关系的人也是最早富起来的一群;以后有亲属在外的则直接寄来外汇到华侨商店买进口货。去年末,有深圳居民到香港打酱油已经引起了极大轰动,然而,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偕同家人到美国走了一圈,却由衷感叹,我们真应该在中国赚钱,到美国消费! Read more…
《新闻记者》每年评选十大假新闻10周年,学界和业界很多同行就防治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发表了十分精到的意见,备受教益。我只作一点补充。
人们提到新闻发表前必须严格核实,这自然十分必要;我这里没有任何否认核实必要性的意思。我只是想:核实到什么程度呢?从认识论意义上说,真相是不可穷尽的,有的宣称是“铁案”后来也会翻身,新闻记者又不拥有公检法的侦查手段,新闻又具有时效性,如果任何事情要核实到有了结论才报导,那恐怕就没有新闻了。 Read more…
叶子的来信
魏老师:
最近几天一直在关注浙江乐清的钱会云案,有一些想法和看法,也有一些疑问,想与您探讨一下。
钱会云案件引起了大量关注,新浪微博上也有很多资深媒体人关注这一案件,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评论或者说观点从一开始就戴上了有色眼镜,即钱会云的特殊身份是“上访户”,他所在的村又存在圈地方面的矛盾,因此这一事件不是车祸而是政府谋杀。当乐清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便有评论说这一定是乐清政府为了粉饰太平而作。新闻发布会尚未开始,便扣上了如此大帽,着实让人费解。(我所列的这些观点并未普通网友的观点,而是很多在新浪微博上带着”V“的资深媒体人的评论)于建嵘等人组成了”学界公民调查团“,最后我看到了一份调查报告,
http://laws.fyfz.cn/art/875362.htm Read more…
前不久,央视女记者陆幽诉曾经的同事、另一位媒体人黄健翔侵权案终审败诉 。此案缘起两年前,黄健翔在新浪博客上贴文批评国家足球队及其前任主教练,其中提到主教练把“国家队首席跟队记者”“搞成了宫外孕”。此后网上出现许多跟贴、评论指此记者就是陆幽,不乏贬损之词。陆曾发生“宫外孕”,但决无与主教练苟通之事,遂以侵害隐私权和名誉权诉至法院。案经两审,均主要以不能证明黄文有关语句直接且唯一指向陆幽本人,陆幽所遭受损害与黄文缺乏直接因果关系为由,驳回陆的诉求。本文认为,此案涉及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不宜按传统媒体的传播对待,故判决或有不当。
一、判被告无责不可取 Read more…
人们对美国政府面对维基揭秘的狼狈不无幸灾乐祸。美国政府对于外国人和安放在外国的网站自是鞭长莫及,那里也没有而且不可能有GFW之类的东西,但是对于维基揭秘的爆料在本国媒体上广泛传播,也无计可施。政府的手脚被束缚住了,什么呢?宪法第一修正案。 Read more…
记者问:
近日发生某艺术家认为有些评论文章主观武断,捕风捉影,没有任何事实依据随意贬损其名誉,对报社和作者起诉索赔。之前也有若干类似案件,一些评论作者被判侵权,承担了民事责任。特请你就文艺评论侵权问题发表看法。
一问:个人对文艺作品的主观看法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Read more…
看见“双起”维权一说,还以为那个地方发生了两起成双作对的有损稳定的维权事件,仔细阅读,方知这位局长要说什么。这要怪我们中国字太多义,同一个字或词,可以生出完全不同的含义。当然也方便了我们文件的起草者,一些摸不着边际的词语,其实都含有深刻的玄机。 Read more…
在突发事件现场警察与记者发生冲突时,我为警察辩护过。但这次以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拘捕网络小说《在东莞》作者的事件,我要批评警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