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还敢乱播广告吗?

黄挽澜 魏永征

我们不时可以看到观众对于电视节目乱插乱播广告的抱怨,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是情况好象并没有根本改善。3月初发生在西安的一起侵权案件判决,却是给自我感觉良好的媒体巨人敲了一记不轻的警钟。

1999年6月,西安有线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续集,插播了很多广告,其中有些还是宣传治疗性病的,引起普遍不满,观众王忠勤在交涉未果后,一纸状书将西安有线电视台告上了法庭。受理此案的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经调查和公开审理查明:原告王忠勤与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于1998年4月4日确立了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合同关系,被告发给原告《有线电视用户使用证》,王忠勤也交纳了1998年度及1999年度电视收视费115元。从1999年6月28日开始,西安有线台在每晚8:05播放48集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续集时,常常中断节目插播广告包括治疗性病的广告。其中第14集共计插播广告70条,其中治疗性病广告一条。该集时间约70分钟,其中广告时间约27分钟。第15集共插播广告3条,其中治疗性病广告一条,该集时间为70分钟,其中广告时间约28分钟。法院认定:双方之间形成了电视收视服务的合同关系,并已实际履行。被告本应提供合格服务,却插播大量广告与播出治疗性病的广告,延长原告的收视时间,其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1997年2月29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第4条"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应保持播放电视节目的完整,不得随意中断节目插播广告"及第12条"广播电视节目宣传应健康文明,禁止播出治疗性病的广告"的规定,而且侵犯了原告的正常收视权,对其身心造成了一定损害,故一审判令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其因此次诉讼造成的损失707.6元,赔偿其一个月的收视费17.8元。

这个被人们惊称为"中国首例"的收视纠纷案件,从法律层面分析,却是十分清晰与寻常的。西安有线电视台和王忠勤,两个本互不相干的主体,在有关收看西安有线台提供的电视节目这一事宜上达成一致时,双方之间就有了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在法律上就称为合同关系。西安有线台发给王忠勤的那张《有线电视用户使用证》,就是双方合同成立的依据。作为合同一方主体的西安有线台,它的义务就是运用自己的技术装备向合同另一方主体王忠勤提供事先约定的有线电视节目,同时享有因提供服务而获得收益或服务报酬的相应权利。相对人王忠勤则在享受对方提供服务的同时,向对方支付收视费用。在本案中,王忠勤交纳了一年的收视费用,表明自己作为合同当事人,其基本合同义务业已履行完毕,而西安有线台就必须依照事先约定,按时、足量(一年 )、保质地向对方提供电视节目服务,如有违反,比方说不按照时间表播放节目,无故取消或中断已经确定要播放的节目,或者原先承诺一天播放8小时、结果只播了4小时等等,都是不折不扣的违约。西安有线台在放电视剧时插播大量广告,甚至性病广告,影响了观众正常收看电视剧,显然属于的明显违约。西安有线台也许会振振有词辩解道:世上哪有不放广告的电视!我们对观众从来没有承诺过只播多少条广告!是的,在合同中,确实没有规定过节目和广告的比例,但是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早已就电视广告的播放作出了明确规定。除了法院判决中引用的原广电部1997年通知外,广电管理部门在1984年、1993年(两次)、1996年直至1999年曾经多次下达文件规范电视广告,西安有线电视台有规不依,当然构成对观众权益的非法侵害,理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就叫做"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按规定"。

此案判决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法院是以侵权判令被告承担责任。因为如果依照合同法处理的话,原告权益可能得不到充分的维护,对于"财大气粗"的被告也难以有深刻的教训。依合同法理论,违约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不包括人身及精神损害赔偿。而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这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提供了明确的选择和依据。原告最后不仅得到了财产赔偿,还可以得到被告的金口道歉。

这类受众(读者、听众和观众)因为媒介服务或产品不到位而把媒介推上被告席的案件,已经发生过多起,而以法院判决方式支持受众的,本案可能是第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案件审理中,媒介方面往往只承认违规,不承认侵权,只愿意接受上级行政处理,不愿意向自己的受众承担责任。究其潜在思想,还是某种居高临下的传统观念作怪,仿佛向受众认错致歉就会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本案判决郑重肯定,大众传播媒介同受众的关系乃是一种民事关系,一种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一种平等的、自愿的、等价有偿和诚实守信的关系,这种关系已经纳入了法律调整的范围,大众传媒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如果质量不好,受众有权请求司法救济。肯定这一点,比起本案几百元的赔偿标的来,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刊《中华新闻报》2000年4月17日

1 Comment

提倡网德

 

随着我国网民突破千万大关,如何健全网上规范正在成为热门话题。达到一定资格的网民多少几乎都有受到侵扰的经历。如果说,你正在BBS兴致勃勃地讨论某个话题,突然飞来一条不堪入目的骂人帖子,还可以皱着眉头让管理人员删除;你精心制作的homepage,正在自得其乐,却不知被谁贴上一幅怪物,你自认晦气之后还可以改回来;那么,一旦你的邮箱被电子邮件炸弹炸得粉碎,你保存的亲友信件片言不留,那损失就几乎是无可补偿了。

有人说,这类事,是没法子的,就好比你走在人行道上,从高空飞来一口浓痰,极其可恶,然而极其无奈。据说:上网是自由的,自由得你想说什么干什么都成;上网是隐蔽的,隐蔽得你干什么坏事都可以不被发现。这似乎说得绝对了。就说眼下,在网上传播反动、色情的内容,诽谤他人,剽窃他人作品,还有虚构或者篡改信息进行诈骗、盗窃,等等行为,为此而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至刑事责任的个案,都有发生,不必列举。可见虚拟世界并不虚拟,它仍然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仍然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范。当然网络传播有其特点,还有现行法律管不到的空白,我们还需要制订更完整的切合网络传播特点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任何一种社会行为,法律都不是唯一的、万能的规范,最健全的法制也会留有很大的空间。法律是他律的规范,我们还要有道德这种自律的规范。上海现在高楼林立,为什么并没有浓痰乱飞呢?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懂得自尊、自爱,知道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是可耻的,所以会自己约束自己。当然自律也是要倡导的。这几年倡导"七不"规范,对于改善我们这个城市的环境就起到了很大作用。我们也要建立网上的自律规范,提倡"网德"。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道德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法律以约束为主,道德以教化为主,法律只是禁止和制裁不法行为,道德则要提倡有益的高尚的行为,法律惩罚的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道德还可以实现人的内心的净化和升华。我们不要低估了道德和自律的作用,岂不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悦服)。

当前大洋对面的那个国家被黑客弄得相当狼狈,这更助长了某种"网络忧郁症"。据说,黑客大多出少年,黑客都是网上高手,黑客主要是出于人的攻击性本能,黑客是很难抓到的,等等,照这样说法,人类文明总有一天要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毁掉。我们应当从社会的大背景来研究黑客现象。因特网是在美国这个片面地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观支配下的社会里、在几乎是无组织的自由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十年功夫,那里因特网的技术突飞猛进,而管理规范发展缓慢,两者犹如龟兔赛跑,比方说网上色情内容要不要禁止就是长期争论不休,认为禁止色情就是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言论自由的意见还占了上风,制订了法律,克林顿签了字,还是遭到否决。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状态显然至少是对今天的黑客猖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黑客起初只是寻求刺激、炫耀技能的恶作剧,至今发展为有组织的犯罪活动,管理和教育不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那里的有识之士也在呼吁加强网上道德教育,亡羊补牢,时犹未晚。我们要借鉴他国的教训。在东方,在中国,价值观的特征是个人同社会协调,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趁着因特网建设还在起步之际,同步倡导网上道德规范,应该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成效。

网络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享用者自身理应具备高度的文明素质。只要以文明素质来享用文明成果,明天会更文明。

刊《解放日报》2000年4月11日

No Comments

法律不能不管虚拟世界

  网上世界,号称虚拟世界,人可以虚拟,事也可以虚拟,"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一定范围内,聊天室内说说虚话、笑话,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一回,说虚话的笑不出了—

  3月31日,广东许多互联网用户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内称:"当你打开这封邮件,看到这里,你的电脑已经中毒!病毒发作后,硬盘资料全部毁掉……目前这个病毒无法可解,惟一的办法是每天浏览'21世纪财富网'。"用户大惊之余,即向公安部门举报。经查,所谓病毒纯属子虚乌有,发邮件的正是这家位于深圳的21世纪财富网站。网站也承认邮件是他们发的,因为4月1日是"愚人节",同网民们开个玩笑。警方认为,这种发布虚假病毒信息的行为,恐吓网民,危害网络秩序,决定给网站负责人余某以治安拘留处罚,网站关停整顿6个月。

  由此可见,虚拟世界仍然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遵守现实的法律规范方面,一点儿也不虚拟。现在人们纷纷议论要制订网络法规,但是这不等于说在网络法规出台以前,网络就是法外地带,可以为所欲为。网络传播既然是一种传播方式,就当然要受到我国有关信息和新闻传播法律规范的制约,在网上传播反动、色情内容,泄露国家秘密,诽谤他人,抄袭剽窃,为此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已经都发生过。深圳发生的这个事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以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所以那个余某为此坐几天班房,并不冤枉。

  网站经营者和众多网民,都要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以免触法。

刊《中国青年报》2000年4月17日

No Comments

文坛官司与“公正评论”

    1999年上半年,文坛官司迭起,一类是著作权纠纷,另一类是名誉权纠纷。后一类,往往始于对小说、诗歌、论著甚至画图的争论,一言不合,一举而上公堂,而且法院还居然进行了审判和判决。文化界表示不以为然者不少。他们说:这对于文坛初步形成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有负面影响,作家的作品受批评了就诉之法律,谁还敢做文学批评1 ?有人比方说,一个人说一幅画很美,另一个人说一点也不美,谁说得对?请法律来裁判吧2 。 还有人写道:仰仗法律的权威、借助律师的善辩,是否也透露出当事人内心的不自信3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炒作”4 。

    本文谨通过分析一些个案作一简评。

    在大众传播媒介上传播的内容可分为事实和意见两类。新闻报道事实,评论表达意见。宣扬了虚假事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是为诽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掌握。那么意见呢?意见不当难道也会发生诽谤吗?事实是客观的,意见是主观的。事实只有一个,而意见往往众说纷纭。确认事实是否真实相对说来还比较简单,而衡量意见是否正确有时则要经过长期的检验。对于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人、事、物,在公众中意见发生差异以至对立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也是正常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学艺术作品,由于观点上、审美标准上、个人情趣爱好上的种种差异,意见发生争议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如果把反对的、批评的、否定性的意见笼统说成是对于作者的诽谤,那么显然确实会造成由法律来判断一幅画美不美那样的笑话。

    在外国诽谤法中,对于这个问题是以“公正评论抗辩”来解决的。“公正评论”和“真实”、“特许权”是新闻媒介面对诽谤指控的三大抗辩理由之一5 。“公正评论”的前提是承认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对于一切进入公共领域的事物,包括文化艺术作品、科学成果以及形形色色的消费品等,应有自由评论的权利。“公正评论”要求在诽谤诉讼中,应当把事实同意见严格区分开来,对于那些针对可靠的事实根据所发表的意见,即使被认为是片面的、偏激的、夸张的甚至具有诽谤性的,也不应追究法律上的责任。适用“公正评论”的言论还必须没有恶意,所评论的事项必须与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众人物”有关等。西方学术界认为,“公正评论”的原则体现了在舆论和公民名誉之间,应对与社会公益有关的评论予以优先的保护。在国际诽谤法中,如果说真实抗辩是规范言论中事实的真实性的,那么公正评论抗辩就是规范言论中意见的合法性的。

    我国名誉权法没有明文规定“公正评论”的原则。不过在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规定了两种情况构成侵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这既是对新闻批评的规范,也是对评论的规范。按此,评论只要是有真实的事实依据的,不侮辱他人的,就同侵害名誉权没有关系。在这两条界限之内,即使发表的评论观点有失偏颇、偏激,甚至错误,都不应当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法律责任。相反如果评论的观点倒是正确的,但却有损害当事人的虚假事实陈述或有侮辱性语句,则将被认为构成侵权。这个原则的实质是要把评论的侵权和评论观点的不当甚至错误严格区分开来,名誉权法只解决侵权问题,而不过问观点的是非、趣味感情的好恶这一类问题。评论观点的分歧不应当由法律来裁判,不应当成为提起侵权诉讼的理由。这同国际“公正评论”原则是接近的。

    试以今年年初判决的一起“画评官司”为例:画家甲撰文,“针对有人利用美术作品形式含沙射影地向政府发难”的现象提出批评,另一位画家乙撰文对甲的文章进行商榷,认为按照甲文的引伸,“没有一个画家的作品能经得起作者提供的那种引申方法的考验”,“确实有问题的应该进行批评,但决不应该无限上纲”。甲向法院起诉乙侵害其名誉权。起诉依据是乙文中一段话:我“不会由于作者(指甲)画了因经济丑闻而下台的日本前内阁大臣的肖像,而指责作者歌颂外国资产阶级败类,只是觉得他为了几千美金而忘掉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心有惋惜而已”。甲称,他确曾画过一位日本内阁人物的画像,但不是因经济丑闻下台的前大臣,而是当时在位的日本内阁首相竹下登。那是竹下应邀来华访问,经外交部安排而去画的。说我收了几千美金,纯属造谣。法院认定侵权成立,判决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6 。

    本案看起来是画评引起的官司,但是其实已同画评没有关系。甲评论一些画有问题,乙不赞成,评论甲的评论是无限上纲,这是正常的讨论,不能说我说了画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你说我的意见不对就是侵害我的名誉权。甲不同意乙的意见,可以再写评论。其他人也可以参加讨论。甲乙两人的观点是非曲直不应由法律裁判。本案法律要判断的仅仅是乙所说的甲为了几千美金去画外国的下台政客这件事实是否属实,因为此事关系甲的社会评价,现在查明事实既然有误,侵权当然成立。

    另一种情况,评论虽然不涉及事实问题,但却使用辱骂、诋毁、嘲弄等语句侮辱了对方的人格。我国名誉权法把侮辱与诽谤并列为侵害名誉权的两种不同方式,英美诽谤法则把我们认为的侮辱性语句作为认定具有恶意(malice)的根据之一。南京诗人安某,对广东诗词学会举办的“李杜杯诗词大赛”不满,撰文指责获奖作品有悖于党中央一再号召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的方针政策。广东诗词学会在其主办的期刊《当代诗词》设“犁庭扫穴”专栏,刊登反驳文章数十篇。除澄清诗词大赛获奖作品并非如安某所说的那么消极阴暗外,还指名道姓指斥安某:“其人不过诗界一混混,其文不过左家一棍棍而已哉!”“用心之卑鄙,手段之恶劣,比之姚文元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很象过去运动中的跳梁小丑”,“自我剥光,跳将出来了”,等等。安诉至法院,一审判决侵权成立7 。本案同样也已经不是关于如何评论诗词作品的问题,不过涉讼评论也不属有什么虚假的事实陈述,而是以赤裸裸的辱骂语言损害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作品有优有劣,评论有对有错,即或把作品或评论说的一无是处,还是属于“公正评论”界限之内,法律决不干预。但法律要干预骂人,骂人是违法的。争论可以,骂人不行。

作品之于作者的声誉,当然关系重大。一部备受赞扬的作品可以使作者声誉鹊起,而作品受到严厉的批评谴责也会使作者一蹶不振。但是作品同作者毕竟不是一回事。作品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要接受公众的检验。虽然各人见仁见智,好恶殊异,评价不一,但是作品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从总体上来说,在自由讨论的条件下,公众看法终将趋向于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所以事实受到歪曲和人格遭到贬低需要法律的救济,而意见不一主要是通过讨论来求取真知共识。一般说来,有关作品的评论如果只是限于对作品本身的意见,都不应涉及名誉权问题。前几年有作家方义华名誉权案,有评论说方的作品“大都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缺少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而显得粗糙、平淡、浅薄”,方诉称侵权,为法院驳回8 。去年又有某作者为他的为方伯谦翻案的著作受到批评而发生名誉权案。方伯谦是中日甲午海战中清海军将领,临阵脱逃,被清廷处死,该作者著书考证这是冤案,称方实为我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有人撰文认为这本书史料不足,论证有误,乃“伪劣之作”。为此涉讼9 。方伯谦是个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当然可以讨论。既然为他翻案,就允许别人评论。论者就他所指出的史料和论证方面的种种不当,提出“伪劣”二字,虽然有点刺眼,仍然属于针对一定事实所发表的意见,符合“公正评论”的规则。原作者如果不同意,尽可提出确凿的史料和严格的论证写文章加以反驳,打官司实在无谓。大约是经过权衡,原告后来主动撤诉。
    “公正评论抗辩”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要把意见和事实区分开来,外国媒介法学者甚至把“公正评论抗辩”仅仅限于意见的陈述而不涉及事实的陈述的原则看作是诽谤法的基本特征10 。所以为了防止发生侵权问题,评论必须把所依据的事实交代清楚(众所周知的事实除外),意见要同事实分开表述,不致于使公众把意见误解为事实,在意见中不应当夹杂其他事实,等等。前述“画评官司”在评论中节外生枝涉及其他事实的情况一般尚可注意避免,而下面这起“小说官司”则在某种程度上为作者所始料而不及。
    这就是颇有影响的评论《马桥词典》引发的名誉权案。《马桥词典》是一部词典体裁的小说,发表后在文坛颇有好评。但又有评论者以外国也有作家写过词典体裁的小说为由批评《马桥词典》是一部“粗陋的模仿之作”,断言“它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很像,而且是完全照搬《哈扎尔辞典》”。几天后,第二个评论者将《马桥词典》列入“剽窃外国作品公案”,而第三个评论者则称《马桥词典》是“抄袭”。《马桥词典》作者韩少功诉至法院。此案在文学界有许多人认为这是法律干预文学,本文开头所引有些议论,即就本案而发。但案经两审,原告全面胜诉。
    似乎是为了回答有关责难,今年3月作出的终审判决写道:
    “关于一部作品‘完全照搬’另一部作品的判断,已不是单纯的文学批评上的判断,而是对作品有无独创性所作的判断。按照著作权法的原则,‘完全照搬’即抄袭、剽窃,该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否定评价的。对于一个职业作者尤其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而言,其职业生命在于独立创作作品,抄袭、剽窃无疑是对职业道德和人格价值的否定,必然会导致社会公众的否定评价。”
    判决书指出,评论者断言《马桥词典》“完全照搬”《哈扎尔辞典》,是一部抄袭、剽窃之作,但诉讼期间未能举证证明,因此这种评论缺乏事实根据。11 (6字请排黑体)
    由此可见,法院据以判决的,仍然不是文学评论中的不同意见,而是事实虚假。我们深信,第一位评论者决没有要编造《马桥词典》作者有剽窃抄袭行为的事实的意图,他只是要表述这样一种意见:你们都说《马桥词典》怎么怎么好,我看没有什么了不起,外国人也写过类似的小说,云云,但是语言过于夸张,以至在旁人看来,成为一种关于事实的陈述。首先是后两位评论者,直截了当地把“完全照搬”引伸为剽窃、抄袭,证明在语意上两者确是一回事。接着又有十余位知名作家联名致函中国作协权益保障委员会,要求对《马桥词典》给予公正评审,就韩少功是否“抄袭”、“剽窃”、“完全照搬”的争执作出结论并公之于众,认为“这一事件已超出了文学批评的范围而牵涉到作家正当权益”12 。至此,如果始作俑者不想公开收回那句引起严重误解的评语,那么诉请法律干预实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主观上要陈述一种意见,客观上却成为陈述一种事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意见陈述的一种形式就是判断,而判断很容易同事实陈述相混淆。从夸张的意见到虚假的事实,这里有没有区分的界限呢?香港有人把fail comment 译作“诚实评论”,其含义是指“公正评论”评论者应该真心相信自己说出的意见是合理的,如果评论者自己也觉得在信口开河,那么就谈不上是公正评论了。英国的一个具有经典性的判词写道:“尽管他有很大的偏见,尽管他的主意很夸张和固执,一个普通人是否可能说出这样的指责(即被指控为诽谤的指责)呢?若果有此可能,无论他的指责是怎样错误、怎样偏颇,都仍然在法律容许的范围之内。”13 这就是说,按照普通人包括评论者本人的认识水平来衡量,某种意见虽然过于夸张,同实际有距离,但只要是正常认识的范围之内,就应当为法律所容许。例如根据《马桥词典》和《哈扎尔辞典》都采取词典体裁的事实,说这是“模仿”,虽然现在知道韩少功早在80年代初就用过词典形式写小说,说模仿也不符合事实,但这尚属普通人都可能具有的一种看法,所以仍然可以属于一种意见。现在说“完全照搬”,作为普通人至少要看到两部作品的情节、人物或语言有一部分相同之处,才会说出这样的意见,现在连这点根据也没有,这就超越了“公正评论”规则,成为一种虚假的事实陈述。
    不过我们还是应当看到,在夸张的然而尚属可以理解的意见同虚假的事实陈述之间,确实没有一条鲜明的界限。在英美诽谤法研究者中,关于一些语词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夸张地表述意见而不是叙述事实,一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14 。笔者以为,发生这类评论纠纷一般以采取从轻从宽原则为宜,即可以不打官司就不要打官司,可以不判侵权就不要判侵权。这有利于减少讼累,也有利于更好地通过讨论和争论解决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促进文艺繁荣。最近一家期刊社诉一家报社发表评论侵权,经非讼调解,达成庭外和解,是一大好事15 。从诉讼内容看,有关评论指责这家期刊“堕落”,还说:“这是什么玩意儿?打着中国作协主办的冠冕堂皇的旗号,冒充当代最权威的诗歌刊物,济济一堂的编者也大多有高级职称,但这不能阻止它办得越来越糟。”话是说得很难听。但是从“公正评论”的规则看,说一家期刊办得“糟”,走向“堕落”,表述的究竟是夸张的意见呢还是虚假的事实呢?是属于对作品的看法呢还是贬低了哪一个或哪一些人的人格呢?都很难确定。有人这样写道:“ 用‘堕落’一类的词攻击另一方受到起诉,如何判定呢?它怎么去验定一方并没有‘堕落’而另一方确实是诽谤呢?或者一方确有堕落的现象而不肯承认,法庭能怎么办呢?事情很难扯清楚。”16 不难想见,这起讼案几乎肯定将旷日持久,息讼言和实在是明智之举。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已有的评论官司看,法律所干预的,只是侵权问题,并没有发生其实也不可能发生干预文学艺术的问题。
    二、我们主张文学艺术的自由评论,但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的,从名誉权法角度说,就是要遵守有可靠的事实依据和不侮辱他人这两条。
    三、我们的文学艺术评论要进一步规范化,要有更多严肃的、冷静的、说理的评论,“有话好好说”,力戒“轻薄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讼案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四、我们的作者对批评的承受力还要强化,只愿意听好话,几句坏话就受不了,就要打官司,这确实有一个自信心的问题。还要看到,即使涉及侵权问题,对簿公堂有时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五、在评论自由(这是言论自由的一项内容)和保护公民人格权之间,需要实现更好的平衡。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初稿里,有关于文学艺术作品评论的规定,定稿时删去了,负责起草者说,这是由于审判实践提供的经验还不够、理论上的成就也不够丰富,也就是说现在作出解释的条件还不成熟17 ,我们期待这方面的条件能够较快地成熟起来。

No Comments

法律如何救济采访阻碍

三说新闻记者采访权
魏永征

    新年伊始,无锡日报诉中国足球协会的讼案一审开庭,法院当庭宣判足协侵害无锡日报名誉权成立。后者不服,已提起上诉。对于本案侵害名誉权成立与否,尚待终审法院判决,本文且不评说。
    不过,这场官司之所以受到全国传媒界的关注,恐怕主要还不是无锡日报同“假新闻事件”有何干系,而是在于它涉及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即采访权。足协发出那个引起争议的《关于奥运会足球预赛上海赛区假新闻事件的处理决定》(简称302号文),认定某报记者是假新闻的作者而无锡日报某记者是假新闻的制造者,并对相关报社作出“处理”,共有三条:包括无锡日报在内的有关报社必须公开致歉;必须对有关责任者作出严肃处理;在未能做到以上两条期间足协将停止这些报社和记者采访中国足协主办的所有比赛的资格。可见“处理”的落脚点明白无误地涉及报社和记者的采访权。此文一出,舆论哗然,焦点也在评说象足协那样的行业组织是否有权停止新闻记者特别是报社的“采访资格”。至于就无锡日报来说,这个“处理”对自己的最大威胁恐怕还是它将失去这个采访足协主办的球赛的“资格”,而自己有没有制造或刊登了假新闻这样的名誉问题相对应该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那么无锡日报就直接以维护采访权、请求排除对采访的阻碍起诉好了,为什么要转弯抹角以侵害名誉权起诉呢?我们记得几年前曾经发生过记者在采访中因被某国家机关赶出来而起诉的案件,但是起诉的案由也不是维护采访权,而是要求赔偿被强行曝光的照相胶卷。这是因为,至今为止,在我国的法律条文里还找不到采访权这个名词,难以请求维护法律上还没有的权利。无锡日报可能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所以以侵害名誉权起诉,而把要求撤销302号文有关条款列为次要的请求。但是,法院对后一请求却以采访权问题不属于法院审理的范围为由,判决不予受理。
    就一审而言,到底谁胜谁负呢?有的说,无锡日报胜了,因为无锡日报在“假新闻”事件并没有过错却被“停止采访资格”而造成名誉损害,现在得到了澄清;有的说,无锡日报没有胜,因为它的被“停止”的“采访资格”并没有得到恢复;也有的说,无锡日报也没有败,因为法院并没有驳回它的诉求,并没有判决302号文合法,它只是不置可否地说“我不管”。所以人们对一审判决多少有些失望,因为这个判决绕开了大家关注的采访权问题,对于媒介如何通过法律排除采访阻碍,没有提供任何启示。
    但是,我国毕竟已经是个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制初步框架的国家,从整个法制的大背景来说,采访活动同样受着法制的保护和制约,并非绝对地无法可依。有关研究者就此发表了若干意见,这里结合作者自己的认识,从学理上探讨一下按现行法制如何救济对采访的非法阻碍问题。
    前已说明,采访权的法律渊源可以追溯到言论自由,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不可任意剥夺的自然权利。采访采访,一是采集,二是访问。采访权,首先是自由采集一切公开信息的权利。比如足球比赛,就是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只须买一张入场券)的场合,赛场发生的信息绝对公开,记者当然可以自由地观察、记录、报道。其次是自由访问愿意接受访问的采访对象的权利。比如参加足球比赛的球队,以及裁判、运动员等等,只要他们愿意,记者就可以进行访问。对于这两种采访的最基本方式,他人能够干预和阻碍吗?302号文说要“停止采访资格”,既不可能阻止记者进入比赛场所,也不可能阻止记者接触参赛的有关人员。据报道,就是在足协邀请召开的法律咨询会上那些认为足协并未侵权的法律专家们也认为:中国足协作为行业管理组织无权作出勒令报社道歉和责令报社处理自己记者的决定;记者的采访权是一种法律权利,足协无权剥夺(见《上海法制报》2月2日)。所以,302号文的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有关报社和记者这一类采访活动,说是“用词不当”,比较恰如其分。
    如果真的要阻止在自由场合的采集和访问活动,那就只有诉诸强力。人人都可以进入并观察、记录的场合,就是不准你这个记者进去,你的笔记本、录音磁带、胶卷,就是得交出来,这不用点强力还成?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对于采访活动的非法阻碍往往会造成对记者人身自由的非法限制和对人身的非法侵犯。因此,制裁这类非法侵犯一般总是适用人身权法。例如1998年《黑龙江日报》记者萧芷茁在采访违规建房时被围攻殴打,4个打人者3人被分别处以行政拘留10天和7天,另一人罚款200元,这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条款。同年《法制日报》记者沈海宁等在河南平顶山采访时被殴打致伤,6名打人者各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4年并赔偿被害人各项损失共计8万多元,这是适用《刑法》条款。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样处理“不过瘾”,提出采访活动是一种公共职务活动,阻碍记者采访、殴打记者应当按照妨害公务活动处理,这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因为公务活动特指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新闻媒介单位不属于国家机关,采访活动不是执法活动,侵犯采访权并没有损害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应当说,我国人身权法已经相当齐备,人身权已被置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诸多法律部门的全面保护之下,制裁以侵害人身权形式出现的侵犯采访权的行为并非无法可依,眼下主要问题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其他综合治理的措施没有跟上来。当然在未来的新闻立法中可以规定对这类行为予以较为严格的制裁,但是这不会超出普通法的范围。
    现在再回过来说302号文,它所停止的“采访资格”其实只是新闻媒介和记者的某种特许权。采访权是公众知情权的延伸,为了公众能够及时获知重要信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时在有些场合应当享有某些优先的待遇,例如足球比赛这样拥有很多观众的场合,就实行由举办者即足球协会发放采访证的办法,领取采访证的记者可以在专门区域就座、活动,可以领取有关资料、参加新闻发布会等,以便采访报道,没有采访证,以普通观众身份入场采访,新闻的时效和质量势必大受影响。因此足协可以用不发采访证作为对于不服从它的“处理”的一种威慑措施、一种制裁手段。
    

新闻采访的特许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新闻媒介和被采访方面并不存在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否给媒介以采访特许权完全取决于被采访方面的意志,或者说,被采访方面并不负有必须接受媒介采访、必须公开有关信息的义务,属于前述法律专家所说,有拒绝采访的权利,媒介不可能提出采访权问题。比如战地采访的特许权,就完全由军事首长决定批准。另一类是在新闻媒介和被采访方面存在着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被采访方面负有接受采访的特定义务,在这类情况下,媒介可以对对方的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行为提起权利主张。
    足协同媒介的关系属于哪一类呢?我和一些研究者倾向属于后一类。这不仅因为从理论上说,足球比赛是一项完全公开的具有十分广泛的公众兴趣的体育活动,足协作为举办者理应有义务积极配合新闻媒介及时传播有关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且在实际上,足协自己也多次声称它的制裁措施是有依据的,这就是它们制定的《全国足球比赛新闻采访规定》,任何规定(不管它是法律法规还是其他内部规则)都是对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作出界定,也就是说,足协其实已经以自己制定“规定”的方式作出了某种承担接受新闻采访义务的承诺。这就意味着在媒介与足协在采访权问题上发生争议时,有了请求法律裁决的基础。
    由于对于足协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它的行为的法律性质在认识上的差异,在媒介应当如何请求依法排除采访阻碍上,研究者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提起违约诉讼。这种意见认为足协不是行政机关,它的处理决定不是行政行为,足协作为行业组织无权管理新闻媒介,足协和新闻媒介之间是平等的、自愿的、任何一方不能强制另一方的民事法律关系。足协的“新闻采访规定”不具有起码的法定的规章性质,应视为它向新闻媒介提出的一种要约,媒介没有异议就是默示同意,表明双方以“规定”为基础建立了合同关系:媒介获得采访特许权应当遵守“规定”,足协应当在“规定”基础上保障媒介的特许权。现在足协单方取消了媒介的特许权,媒介可以请求法院确认这种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应予维持,如果无效,则应当判令不仅恢复合同,恢复媒介的采访特许权,还要承担违约责任。
    另一种意见是提起行政诉讼。这种意见认为足协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是它是受我国体育行政管理机关委托(至少是默许委托)管理足球运动事务的行业组织,足协和媒介就采访特许权发生的争议已经不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发采访证,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颁发许可证一类的具体行政行为,媒介对足协拒发采访证若有异议,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审查这个具体行为在实体和程序上的合法性,如属合法,应予维持,如属非法越权,则应予以撤销。这种意见还以最近发生的研究生因未被授予学位对自己所在大学提起行政诉讼为例说明不是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也有人认为足协的管理职能并不是如大学授予学位那样是法律授权的,而只是行政机关委托的,足协没有资格作行政诉讼的被告,媒介应当起诉委托的行政机关。
   由于对于足协的“处理”是“民”的行为还是“官”的行为未有定论,以上两种看法都自有其道理,但是鉴于一审判决曾明示请求撤销302号文不属民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以本案似可尝试另行提起行政诉讼。
    当然本文并不是在为打官司出谋划策,作者只是要说明:维护采访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在什么法律上写上采访权应受保护就自然而然可以得到保护了。采访权不是一项单一的权利,在一定条件下它只是表现为不受外界非法干预和限制,在另一些条件下则需要相对方面予以支持和配合,而这种支持有的只取决于自己的意愿,有的则会是法定的义务。救济对采访的非法阻碍在不同情况下应当有不同的做法。
   法律保护采访权,重要的是应对那些特定的负有接受采访义务的主体作出相关的完整的义务性规范,这样采访活动受到非法阻碍,就可以请求法律救济了。

刊《新闻三昧》2000年第4期

No Comments

舆论监督是一种软监督

    如何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从理论界到实务界,都就此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本文旨在说明:舆论监督是一种没有强制力的“软监督”,对于各种具有权力性质的“硬监督”,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那么舆论的力量从何而来呢?并不是它拥有什么有形的权力,而在于它在精神上、道义上的无形的影响。它没有任何强制作用,不能命令人们必须这样做、不许那样做,但是它却能够表达人心的向背,提供一定的价值观念、是非准则,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到倡导和约束的效果。我们现在谈论舆论监督,通常是特指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的愿望、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批评和建议,通过新闻媒介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就对党和政府起到了监督的作用。特别是批评报道,通过新闻媒介的曝光,引起公众的同声谴责,引导社会形成一种不利于所批评的现象的舆论氛围,促使当事人有所憬悟,自觉改正,或者提醒有关职能机关及时采取措施,或防患于未然,或亡羊而补牢,促使整个社会机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舆论对党和政府的这种监督作用,受到宪法的保护,是公民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和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以权利为保障的监督,与我国整个的监督体系中其他具有明显权力特征的监督形式,有本质的差别。我国监督体系中诸如党的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监督主体本身就是领导机关或者权力机关,其实施监督所具有的权限、范围和程序都由宪法和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定,监督的结果对于被监督者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无论被监督者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监督。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如果认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等与宪法、法律相抵触,都有权依法予以改变或撤消。它还有权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其中任职的有关人员工作不称职,亦有权予以罢免或撤消。同样,行政机关的监督也表现为上级政府有权改变和撤消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命令、指示和规章,监督检查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调查处理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等。这些“硬监督”,实质都是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的制约。

    舆论监督则不然,它只是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不具有权力的性质。至于各种新闻媒介,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广播,无论全国性还是地方性的报纸,无论机关报还是其他报纸,至少从法律的明文规定来看,都是属于事业法人类的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机关,与其他法人组织或公民地位平等,不存在任何支配被支配、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无权对他人发号施令,因此其实施监督的特征必然是协商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这种监督作用的关键,显然在于批评、建议本身的质量,即在选题上是否具有宏观性、针对性,在分析问题上是否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在所提意见和建议上是否具有建议性、可行性,决不是依靠言辞的尖锐和态度的激昂来解决问题,更没有对舆论监督对象进行惩罚的功能。

    各级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重视舆论监督,是由他们肩负的职责所决定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他们要经常甚至每天从新闻舆论中查看民情,了解社会动向,检验自己的政策和工作,以便及时提出坚持或者调整的措施,或者作出新的决策。对于新闻舆论曝光的具体的事和人,有关职能机关要及时予以调查处理。所以凡是一心想把事情办好的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必定是欢迎舆论监督的,因为舆论监督是他们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有效途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新闻媒介可以向哪个党政机关发号施令,即使按照现行编制制度那些高级别的新闻单位对于低级别的党政机关也不存在这样的“号令”关系。虽然我们新闻媒介反映的舆论一般是真实的、客观的、理性的,但是任何党政机关也不可能对新闻舆论提出的问题来一个“照单全收”。对于舆论反映的问题不仅需要进行检验和梳理整合,而且在处理时也要分清轻重缓急,根据实际条件有步骤、有秩序地予以解决。至于处理具体的人,那就更要严格依法进行,实体要合法,程序也要合法,不可能新闻舆论说怎样就一定是怎样。

    当然我们新闻媒介隶属于不同等级党政机关的特点,使得新闻媒介曝光的问题,有时也就是领导上正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得到有关领导支持或批准甚至是在领导的指示下公开披露的,舆论监督在许多场合下,表现为党政机关行政权力的延伸,看起来会给人造成一种新闻媒介直接解决问题的印象,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党委等领导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在解决问题,新闻媒介不过是通过同步报道在舆论上予以促进推动而已。比如二十年前著名的“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经《工人日报》等报纸披露,制止了石油部某局一些人“把丧事当作喜事办”的企图,直接责任人被依法制裁,负有领导责任的首长也受到了处分,被认为是开创舆论监督先河的成功个案。但其实在报道前,有关中央领导人已经获悉有关情况,新闻媒介是在得到他们支持后才开展报道的,在报道后有关处理措施也都是按照中央部署有领导、有步骤、有程序地进行的,新闻媒介的作用并没有超出舆论影响的范围。所以不应当在功能上把机关报同它的领导机关等同起来。有的报纸想每刊登一条批评报道,就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必须给以回应,其实报社同有关职能机关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有关职能机关并不负有必须回应新闻媒介批评报道的义务,所以是行不通的。

    至于受到新闻批评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他们依法负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义务,理应认真听取正确的舆论批评,努力改进工作,改正缺点错误。新闻舆论监督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极大的政治权威,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新闻批评具有强制力。新闻批评不等于组织决定,更不是判决书、裁定书,不具备权力监督的刚性特征即实质上的裁定和执行机能。党中央历来强调新闻批评应当是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应当是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这就决定了新闻批评必须摆事实、讲道理,不应当乱下结论,乱扣帽子。即使所批评的问题相当严重,可能达到了违法犯罪的程度,新闻批评也无权下违法或者犯罪的结论,这类结论只能由有关主管机关来下,比如犯罪必须由法院依法判决。想要在新闻报道中宣布什么结论,这至少是干扰了有关主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甚至会重演历史上发生过严重危害的“新闻审判”。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乱用结论性词语非但不可能收到积极效果,新闻媒介还可能为此而承担法律责任,这是有教训的。

同时还不能忽视了被批评者的申辩权。当事人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指责应当有申辩的机会,这是现代社会
中公正和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新闻批评当事人行使申辩权有稿件发表前申辩和发表后申辩两种方式。党中央曾经规定过批评新闻发表前必须征询当事人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来这个范围缩小到特别重要的问题的批评稿。同时还规定新闻发表后被批评者有不同意见可以反批评,反批评也应当发表。现在发表后申辩已经成为法律规范,就是行政法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当事人对于出版物中不真实、不公正内容可以行使更正权和答辩权。如果新闻中含有侵权内容,当事人还可以依法行使诉权。当然不能把被批评者正当行使申辩权说成是“拒绝”舆论监督而加以排斥。

新闻媒介为了开展舆论监督需要进行相应的采访调查,也不具有强制性。这类采访比采访先进人物和工作成绩要困难得多,有时会遭到冷遇,有时对方顾左右而言他、敷衍了事,有时会吃“闭门羹”,这是实情。谁愿意把自己做过的不光彩的事情主动向新闻记者“坦白交待”呢?所以在采访批评性题材时,我们的记者往往要付出十分艰巨的劳动,想很多办法,甚至冒很大的风险,他们的工作精神令人钦佩,但是恐怕也是符合常理的。想要订立一条“不得拒绝采访”的法规来解决这个采访难的问题,则是不现实的。我们已经说过,新闻媒介与采访对象之间不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不能强制采访对象必须“回答问题”。现在有的地方为了落实“不得拒绝采访”的措施,试图把进行舆论监督的采访同主管机关的权力运作结合起来,规定主管新闻工作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舆论监督特别报道组”成员以及新闻单位内专职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时,任何部门和公务员“不得拒绝”。这样的强制性采访调查倒是可能做到的,因为实施舆论监督的人员被缩小到只限于上述范围的人员,而他们的采访调查又是以党纪政纪这类强制性规范为后盾的。但是这样一来,舆论监督就变成党纪政纪监督了,“专职舆论监督”的记者也就变成党纪政纪监督的工作人员了。而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即“软监督”和“硬监督”的区别,“软监督”可以也应该向“硬监督”沟通,但是“硬监督”不能代替“软监督”。李瑞环曾经这样论述过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新闻记者不是党和政府的负责干部,一般说不大会囿于某个单位、团体的具体立场,看问题比较容易超脱一点;他们生活在群众之中,比较容易听到真实情况;他们大都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文化素养,能比较敏感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他们所处的工作岗位,有条件方便地、无所顾忌地向领导机关直至最高决策层反映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必须充分重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作用。”舆论监督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公开性,“舆论监督小组”一类的机构可以对舆论监督起到支持、强化的作用,但是它的工作不可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全部内容,舆论监督的权利主体是人民群众包括新闻工作者,做好舆论监督根本上还是应当依靠人民群众和新闻工作者的全体。

    强调舆论监督,在我国这样一个正稳步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其特定的必然性。政治权力需要制衡机制。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孳生腐蚀权力机能的细菌。“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我国约束机制中的其他监督模式,虽然有其刚性优势,但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和实现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监督者本身的公正、无私和廉明及其自律机能,一旦监督主体自身行为发生偏差,不仅无法实施监督职能,其自身尚需他方监督。况且由于大权在握,很难摆脱权力滥用的局限性。“谁来监督监督者”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永恒话题。因此,社会的公正不能仅仅依靠权力主体的责任、道德、自我约束等理念以及权力主体相互之间的监督来实现,还必须构建一个完善、多层次的广泛的社会监督网络,而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基本手段就是实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新闻媒体不仅可以有效的发现背离法律的现象,而且既可将自己调查了解到的这些违法现象通过新闻媒介的曝光,促使偏差行为主体强化自律,也可将此信息迅速有效的传递给有关机关,呼吁和督促有关权力部门于以解决和采取纠偏措施进行他律。舆论监督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是上述任何一种模式的监督所不能替代的。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法律如果没有舆论的支持几乎毫无力量。”同样,整个监督体系中如果没有舆论监督的支持,他的效果特别是对权力滥用监督的效果,必然也将大打折扣。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新闻媒体从来不是,将来也不会是社会的审判者和决策者,舆论监督不可能具有强制性。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持,最终要靠完善的法律制度、深入人心的法律意识来实现,舆论监督本身不应也不可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畴。

本文与黄挽澜合作
刊《新闻界》(四川成都)2000年第3期

 

No Comments

站在新闻理论探索的前沿

魏永征
 

    从丁柏铨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新闻系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应邀参加他们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也多次与丁教授一起出席另外一些新闻学术研讨会,得以多次聆听他的宏论和充当他的论作的第一读者,对于丁教授治学之勤奋,见解之敏捷,素有仰慕。去年底,新华出版社出版《新闻理论新探》一书,汇集了他近年来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颇可注意。
 

    这本书的上卷是“新闻基础理论研究”,作者除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就新闻媒介与社会、新闻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作了论述外,其中重头内容是新闻规律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对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的研究,“新闻无学”论的潜台词是不承认新闻有规律,以为新闻工作可以随心所欲、唯意志而行,它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但是正如作者所说,多年来却很少见到对于新闻规律作出系统的专门的研究。1996年作者倡导就新闻规律问题在南通市举行理论研讨会,邀请各地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热烈探讨,收到相关论文数十篇,对全国新闻学术界起到了推动作用。作者在会上提交的长篇论文经过精心修改润色,在本卷中占了2章的篇幅。作者在新闻规律问题上作出的主要理论创造,是把新闻规律作为一个立体的概念,提出新闻规律包括“新闻内在规律”和“新闻受外部条件制约的规律”,“新闻内在规律”又分为“新闻形成的规律”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在“新闻形成的规律”中作者就事实和新闻、新闻价值、真实性、时效性等问题作了论述,在“新闻传播的规律”中作者主要是吸取了传播学的理论成果探讨了媒介和受众的关系。作者还特别研究了党报的特殊规律,把党性、讲政治、喉舌等作为党报的特殊规律来论述,指出办好党报必须处理好新闻普遍规律和党报特殊规律的关系。这些论述,比起有些论作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概念就算是阐述新闻规律来,显然要丰富得多,对于人们进一步把握新闻规律,摒弃各种主观随意性,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很有意义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四大以来,我国新闻实践和新闻观念的改革和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众多学者所瞩目,纷纷对有关成就作出总结。本书的下卷“新闻现实理论问题研究”,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功力。作者准确地把握我国新闻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社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由此带来了对于新闻事业正负两个方面的深远影响。作者的现实理论研究包含两类:一类是考察传统的正确的新闻工作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突出的就是对党性原则的论述。作者正确指出在市场经济下新闻事业仍然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提出了党性原则的三条不可移易的精髓,同时认为党性原则并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市场经济对于党性原则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新闻事业既要合乎党的要求,又要顾及市场的要求,对于已有的新闻观念应当恪守必须恪守的部分,更新必须更新的部分,从而避免了在党性问题上的僵化倾向。另一类是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新闻工作的新的范畴,主要就是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者立足于从新闻规律的角度论述这两个范畴,指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都必须符合新闻规律,对于不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舆论引导方式及其避免作了周到的分析,对于新闻舆论引导如何符合新闻规律提出了五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于如何突破舆论监督的难点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
 

    本书名曰“新探”,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说的那样,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既是本书的主要优点,在我前面说的各方面,作者确实提出了不少人所未发的理论创见,但是也可能使得本书的整体论述在系统化方面尚可进一步完善。我深信,丁柏铨教授以其过人的勤奋和智慧,必将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贡献。 

 

 

2 Comments

媒介不是示众的场所

上海某报今年推出”昨日谁违章”专栏,将行人、骑车人和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情况编成名录予以公布,无论界内界外都对这种做法发生很大争议。如果只是偶尔报道一些处罚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个案,我想无须作是或否的讨论,新闻媒介可以自便,虽然媒介一般并不会把这样的事认真当作新闻。现在这个专栏是作为配合上海市交通整治活动推出的,这就需要研究了。

把违反交通规章受到处罚的人编成名录登上报纸,这算什么呢?首先,这不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制的组成部分,监督是针对权力、针对公共机构的,这是政治学的常识;它连间接敦促行政的意味也没有,因为行政执法已经完毕。第二,这不是新闻,一位普通公民乱穿马路被罚款,太简单了,除非有特殊情况,并不具有新闻价值和公众兴趣,所以我们历来很少从媒介上看到这类报道,所以也就有要违章者出”广告费”(就是说它只能作为”有偿新闻”而存在)之议。第三,这也不能说是思想教育,教育要讲道理,乱穿马路为什么不对?有什么危害?为什么会禁而不绝?为什么要处罚?从名录里显然找不出答案。

那么这是什么?这是示众。

示众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斩首示众、枷号示众、五花大绑示众、戴高帽子挂牌子示众,等等。示众就是把受刑者或受罚者宛转于法下的状态向公众展示:大家都来看呀,看他这样子!其效果是使当事人(死人和活人)受到羞辱,使旁观者受到震慑,所以是一种惩罚。公布违章者名单当然谈不上那么严重,它不涉及对身体的强制,也不涉及对形象的显示。但是这种公布既然没有了上述的监督、知闻、教育等等意义,那么它的作用也就仅仅是在于展示。

我深信这种设计完全出于想要把上海交通秩序快点整顿好的愿望,然而这种做法却涉及一些重大问题。

首先,如何看待人的尊严?就现代法治原则来说,对于犯罪违法者可以依法剥夺其部分的人身自由、财产甚至剥夺生命,但是不应损害他的尊严。个人的许多权利是相对的、有限制的,而尊严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保护人的尊严是国际人权法的重要话题。以造成当事人的”难堪”、丢面子、受到羞辱为特征的媒介”曝光”违背了这个精神。乱穿马路一类行为主要属于道德和习惯问题,它的克服主要还是靠人们的自觉,而自觉来自自尊。所以”曝光”的结果很可能是南辕而北辙。当越来越多的人上了名录,它就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失去了羞辱感,”民免而无耻”,那就糟糕了。

现在世界各国日益加强了对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这并不是要使个人脱离社会,其根本意义在强化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自为意识,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比如在我国,以前规定犯罪青少年姓名、肖像等资料在判决前不得公开,现在改为无论判决前或后都不得公开,也就是把青少年罪错作为他的隐私来对待,其目的在于激发犯有罪错的青少年的自尊、自爱、自信,以利改过自新。其实,任何人的罪错只要已经不再对社会有实际的影响,都是他的隐私。象乱穿马路闯红灯等,就个别行为来说属于对社会损害十分轻微的行为,一经处理完毕,就成为当事人的私事,当事人不愿公之于众的要求应当受到尊重。我们业已说明,这类事从哪个方面说都不存在公开的必要性,所以媒介强行”曝光”也就缺乏阻却侵犯隐私的正当理由。至于连带把人家的住址都公开出来更是属于侵权行为,宪法规定的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包括了公民住址不得擅自公开。

第二,如何看待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罚,过罚相当。乱穿马路等一般违反交通规章行为,只有警告、少量罚款两种处罚,处罚执行完毕,就视为行为人已经履行了自己违章行为应承担的义务。行政处罚只有六类,只有规章以上的法律文件才能设定,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部门才能实施。行政法是限制行政权力的,防止公民权益受到滥用权力行为的侵害。现在凭空加上一个在报纸上”曝光”的额外”浇头”,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至于有人建议不仅登报,还要责令违章者向报社支付广告费,更是借助行政执法的机会让报社强制”创收”,将造成行政执法的大乱套。

第三,如何看待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大众传播媒介有传播信息、传达党和国家政令、进行正确舆论导向、舆论监督直至娱乐等诸多功能,而不具有行政功能、包括惩罚功能。即使按照经典作家关于报刊参与阶级斗争的论述,那也是指思想上的论争和批判。把大众传媒”权力化”,利用媒介直接实行处罚,是”阶级斗争为纲”和”专政工具论”的产物,其直接恶果就是曾经肆虐多年的”新闻审判”(trial by newspaper)。有的国家把”记者不能等同于警察”奉为新闻职业道德的格言,也就是强调记者和媒介不应当去介入侦查、管理、裁判、处罚等执法行为。这是因为,一方面执法职能是严格依法赋予的,媒介介入势必扰乱法治,损害人权,另一方面媒介由于不具有参与执法的条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难题,比如这样公布违章者名单,若有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行使申辩权、陈述权的,要求媒介全文照登,你登不登?有不服处罚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万一处罚撤销,媒介又将承担什么责任?再如若有同名同姓者来要求澄清(这种事情是发生过的),媒介也会很头痛。

新闻界的朋友呼吁新闻要立法,这是正当的。但是在进行这种呼吁的同时不应忽略我国初步建立的法律体系已经在许多方面把新闻报道纳入了法治轨道,交通违章曝光的专栏及其争议就反映了某些认识同现代法治的差距。

刊《报刊业务探索》2000年3月10日《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17日

No Comments

大众传媒直接面对大众监督

西安有线电视台去年某晚播出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时插播广告70条,被观众王忠勤推上被告席,最近一审判决电视台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700余元(见本报3月9日)。这一纸判决胜过万言论证,确认大众传播媒介同受众的关系就是一种民事关系,一种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一种平等的、自愿的、等价有偿和诚实守信的关系,这种关系已经纳入了法律调整的范围,大众传媒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如果质量不到位,受众有权请求司法救济。

我们的媒介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组织传播载体的性质,习惯于在垂直的上下统属的关系中运作,而对于依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则基本上还是新问题。比如本案被告就只愿接受行政处理而不愿接受法庭裁判。曾经有一家出版社因为图书印刷质量低劣被读者起诉索赔,它拒绝出庭却在开庭时送来了读者索赔的钱款,不过它特地声明这不是赔偿而是对这位读者勘误工作的奖励。不知道是不是它们以为接受上级批评或处分理所当然,而同自己的受众"平起平坐"地打官司就会有失身份。

但是客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不会按照人们主观愿望而改变的。新闻媒介已经定位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同大众(包括受众、作者和报道对象)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而不存在任何统属关系,它就要直接面对大众的监督。以往对媒介的监督不是没有,但是一般要通过上级才会发生作用,现在通过行使诉权要求媒介履行责任是一种更为广泛因而也是更为有效的监督。回想新闻诽谤诉讼发生之初新闻界产生那么强烈的思想震荡,多少也是反映了对于新闻媒介同报道对象平等接受裁判的不适应。但是至今即使对新闻官司最有意见的新闻界朋友也不能不承认现在新闻记者们为了避免打官司而以前所未有的认真、细致、谨慎对待自己的文字特别是批评文字,是一件大好事。新闻官司对于失实和其他不规范行文的威慑力超过一打上级指令。同样,为了规范电视广告,几年来广电管理部门下达专门文件至少6个还不包括行政法规的规定,而文件越多越说明治理之难。现在以本案为起点,谁违规插播、超播广告,谁就会成为自己观众的被告,电视台在安排节目和广告时还会为所欲为吗?我们也可以设想,对于众多作者痛心疾首的乱转载乱摘编问题,对于广告管理部门颇感棘手的虚假广告问题,直至对于屡禁不止的虚假新闻包括虚假的有偿新闻问题,只要有更多的当事人采取依法起诉的手段,媒介的自我审检就一定会大大加强。

本人也是新闻工作者,决无鼓动别人同新闻媒介打官司之意。本文只是提请同行们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我国法律体系框架的初步建立,新闻媒介已经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了法治环境,例如必须接受民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名誉权法、著作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规范的制约。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已是现实环境对于新闻传播事业提出的迫切要求。

刊《检察日报》2000年3月15日

No Comments

转载失实不能免除责任

  假新闻往往会露出马脚。比如几年前曾经在传媒上流传的某市副市长夫人杀人案,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这位"夫人"同情人幽会和受到宾馆老板凌辱的现场情景,读后马上会产生疑问:作者难道亲眼目睹吗?后来果然查明,某市根本就没有这个副市长夫人,也没有发生这样的杀人案,纯属胡编乱造。

  如果这样的稿件送到一位稍有经验的编辑手中,恐怕首先就会从真实性上提出怀疑;更不必说格调、思想倾向等方面的问题了。

  这样的稿件会在某些一向比较严肃的报纸上登了出来,逃过了各级审稿的关口,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转载,以为已经先在别的报刊上登了,他们自会负责,就放松甚至放弃了对文稿的审查。

  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每一次转载,都视为一次传播,这是国际新闻传播界的共识和惯例。因为每一次转载,都会增加一批读者,也就是扩大了文章内容的影响,对于读者来说,读的文章是首次发表的还是转载的,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文章内容如果对社会对他人发生损害,转载的报刊与首先发表的报刊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同等的。在外国,媒介涉及讼案,转载从来也不是可以免除承担法律责任的抗辩理由。我国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司法解释也明文规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1992年羽毛球教练王文教名誉权案,共有9名被告,6家转载报刊都承担了责任。去年郭小川名誉、肖像案,一审判决承担责任的有6名被告,包括4家转载报刊。最近一起某农场诉名誉权案,一审被判承担责任的报刊至少有5家之多。

  有人说,我们是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转载的,是合法的,为什么还要承担责任呢?遵守著作权法,同对文稿内容承担政治上法律上的责任,是两回事。著作权法关于报刊之间可以相互转载文章的规定只是对报刊同作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规范,并不涉及文章内容问题。至于文章的内容,还是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遵照宣传方针、纪律来决定取舍。而且正是因为转载可以不经作者事先许可,不是作者主动送来投稿的,就更加重了报刊独立审查的责任。

  一些"信息垃圾"原来只是在"地摊小报"上流传,成不了多少气候(当然也要整治),后来进入"主流媒体",弄得很多人知晓,就是通过转载,所以转载这个关口非把好不可。

  任何报刊,对转载文章应当同首次发表的文章作同样严格的审查,不能因为别的报刊已经登过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刊《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8日

No Comments

记者同被采访个人的平等关系

新闻法讲座之十四
二说记者的采访权
魏永征

    几年前在北京曾经举行过穆青新闻工作50年学术研讨会,表彰这位新闻界前辈的杰出贡献。在会上,另一位新闻界前辈吴冷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在“四人帮”肆虐期间,穆青曾经写信给毛主席反映江青飞扬跋扈、拉帮结派等问题,但是不知怎么被江青一伙知道了,于是遭到了更严重的迫害。这件往事使人们对这位老前辈敬仰倍增,也由于它是首次披露引起了强烈的公众兴趣。几天后,一家外地的报纸就以“独家报道”为引题发表该报记者署名的《吴冷西新近首次披露穆青向毛主席告江青始末》,很快被一些文摘报刊摘登。但是这条报道有重大差错,就是吴冷西说这封信和材料当初是“通过”王海容、唐闻生送给毛主席的,而报道中却写成是“绕开”王、唐二小姐送去的,一词之差,对王、唐二位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吴冷西得知此事,大为生气,虽然他的讲话经过整理已在《中国记者》刊登足以澄清失实报道的影响,他还是发表公开声明,说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该报记者的采访,谴责这种编造独家报道的行为是不诚实的,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有位作者就此事写了一篇杂谈,发表在我们《新闻记者》杂志上。
    这位受批评的记者随即给我来信,说明他是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亲身聆听了吴的讲话,由于没有听清楚吴的话语造成差错,这是他的疏忽所致,但是说他没有采访过吴冷西他不能接受,他是在会议休息时在走廊里采访吴冷西的,对讲话中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了解。他还附来一位旁观者的证明,说看见这位记者在同吴冷西交谈,云云。
    我理解这位记者来信的用意。不过,他的报道的主要内容还是吴冷西在会上的讲话,上百人听了,说是“独家报道”,未免炒作。至于他同吴冷西交谈,我相信是事实,他说这就是采访,吴冷西说根本没有采访,那么这到底算不算采访呢?
    采访是一种采集信息的行为。保障和规范这种行为的法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言论自由的原则。言论自由在狭义上通常理解为表达意见的自由;但是表达必须要有内容,必须了解外界的情况,一个闭目塞听的人是不可能表达什么有价值的意见的,所以从广义上说,知情权被解释为言论自由内部“潜在”的权利。为了知情,就必须采集信息,这种采集行为不止是被动地接受,还包括主动地寻求和交流。在国际人权法中,说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不仅包括表示意见的自由,还包括寻求(seek)、接受(receive)、传递(impart)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已经成为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并不是记者才拥有的特权。人人皆有言论自由,人人也就皆有采集信息的自由。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记载、询问、交谈,以至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社会调查,作家体验生活,艺术家搜集创作素材,企业家了解市场动态,都是采集信息的活动。说采访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的采访就是非法的,似乎没有法律依据。我在前一篇说到记者在所谓自由场合,亦即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出入和交往的场合,例如街道、商店、广场、娱乐场所、体育比赛、公众集会游行以及其他公开发生的事件等等,享有自由观察和记载的权利。在这种场合,记者无须高高举起记者证,向公众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因为人人都可以作这样的观察和记载。由此看来,这位记者参加公开举行的学术会议以及同报告人交谈(相信他必定递上自己的名片),应该属于采访活动。
    但是,记者的采访同通常的采集信息活动还是有区别的,这就是记者采集的信息并不只是自己使用的,而是要向社会作公开传播的。记者享有言论自由,有采集信息向社会公开的权利,但是别的个人也享有言论自由,有决定自己的事项和意见要不要向社会公开、如何向社会公开的权利。个人在公开场合的客观行为和表现,应当视为已经默示同意公开,记者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进行报道,而个人的主观意见和其他非公开场合的事项,是否可以公开,则要取决于个人自己。比方说,记者可以自行采访报道关于穆青的学术会议,包括吴冷西还有其他人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因为这些事项本来就是公开发生的;但是当要具体报道吴冷西的言论内容时,那就要取决于吴冷西是否愿意被报道以及如何报道。记者有采访的自由,被采访的个人有表达的自由,任何一方的自由也不能损害另一方的自由,这样两个自由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关系。而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那位记者的采访又是不规范的。
    具体说来,记者同被采访人的平等关系至少有这样几条要求:
    第一,尊重自愿、不强制。采访权乃权利之权,而非权力之权。以为记者行使采访权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必须接受采访,这是把权利误解为权力了。在有的国家有这样一句新闻职业格言: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混同于警察。这里的主要区别就是警察的侦查是权力赋予的,而记者采集信息只是行使人人平等的言论自由的权利。有的人在采访发生困难时总是质问法律为什么不来一个规定:任何人不得拒绝采访。其实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新闻媒介、记者同他的采访对象之间不存在支配和被支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个人在作为采访对象时并不承担着必须向新闻媒介和记者提供、反映情况以及汇报之类的义务。法律只能肯定现实的社会关系而不可能创造并不存在的社会关系,即使颁布一条法律规定不得拒绝采访,不愿意接受采访的照样可以拒绝,不可能想象用铁棒去撬开对方的嘴巴。
    关于不愿意接受采访怎么办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个业务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某个重大题材时是不会被对方一声“无可奉告”而束手无策的。记者可以采取说服、影响、感染甚至引导对方接受采访,采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思想和情感的沟通,只有在相互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采访才会是成功的采访。当然在采访那些负面问题时有关当事人“无可奉告”是必然的,那就应当通过其他迂回曲折的合法手段来获取所需要的材料,大可不必寄希望于对方会象面对侦查审讯人员那样进行“坦白交代”,更不应当去刻意追求把话筒、摄像机突如其来伸到对方面前使对方张口结舌、手足无措的快感。我国新闻媒介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采访一般都会得到有关单位和群众的尊重和支持,但是这不等于采访行为可以“权力化”。

第二,告知身份和意图。不强制被采访人的另一面,也就意味着不应当对被采访人作隐瞒身份和意图的隐蔽性采访。除了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于严重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已采取的隐蔽性采访手段外,采访应当向被采访人公开;被采访人在明处,记者在暗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不是平等的关系。首先是告知身份——记者,其次是告知意图——进行采访以便公开报道。采访和交谈的基本区别就是交谈是一般地交流思想和信息,而采访则以公开传播为目的。在有的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中把知道自己的陈述将被什么媒介采用、如何采用(公开传播还是仅仅作为背景资料)列为被采访人的权利,其实这个权利已经包含在言论自由之中。言论自由的原则就是每个人有表达的权利,也有不表达的权利,有选择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表达的权利,还有选择在某个特定媒介上表达而不在另一些媒介上表达的权利,等等,告知身份和意图就是尊重对方的这些权利。被采访人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谈,什么可以谈,什么不可以谈,什么可以交谈但不可以传播,什么可以传播但不允许透露消息来源,等等。记者应当对这些要求作出郑重的承诺。我们曾经报道过有个广播节目把电话打到一位歌星家里一面通话一面直播,对方只以为是一般交谈说了一些不宜公开的话而引起纠纷。我们也不难想象如果记者同吴冷西交谈时能够明确告知这是采访并且将在自己报纸上报道,那个糟糕的一词之差也许就不会发生,老人也就不会生这么大的气,报道就会成为皆大欢喜的事情。
    第三,准确表达对方的意思。新闻报道必须准确表达被采访人的意思,这本应是不成问题的。不过采访报道都有既定的目的,记者总是具有表达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要表达一定意思,记者作为表达者,享有完整的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新闻中又要传播被采访人的言论,传播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表达记者和媒介既定意图,而被采访人自身又享有独立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如果被采访人的意思同记者和媒介所要表达的意图一致,那好办。如果两者并不一致,由于媒介占有传播优势,媒介要传播自己意见无须通过被采访人,而被采访人要传播自己意见则必须经过媒介;媒介要改变被采访人的意思轻而易举,被采访人要改变媒介的意思则绝无可能:对于被采访人的言论作出削足适履的处理就很容易发生。
    有位教授把自己的意思被新闻报道歪曲称为遭到了“强奸”,这固然是戏说,但是就违背权利人意志这一点说,两者是共通的。公民的意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坚持或者改变意见的权利,是绝对的人身权利。如果记者不赞同被采访人的观点,可以在报道中将不同的观点作平衡的或者有倾向的报道,也可以同被采访人协商征得同意作合理的修改,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就宁可不报道也不应当强加于人。
    我在处理涉及特定人言论的报道时,进行核对是必经的程序。不管是领导人、名人还是普通人,只要他的言论被写进报道,原则上都应该核对,或者是送去文稿核对,或者在电话中作口头核对,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这应该是不难做到的,这可以避免几乎所有的差错。
    记者同被采访人的平等关系,既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尊重被采访人的记者,必定是受到欢迎的记者,享有良好声誉的记者,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记者,就一定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刊《新闻三昧》2000年第3期

No Comments

档案资料对本人无异“黑箱”相关法律规范还是大空白

有一位驾驶员,在甲单位工作合同期满,正好乙单位招工,前往应考,经过激烈竞争,"过关斩将",乙单位表示再有一道政审手续即可录用,出乎意料的是他被涮了,原因是政审不合格。他想来想去自己并无任何劣迹,经多方打听,方才了解到乙单位发现他曾因交通事故而受到行政警告处分的记录。而事实上,这位驾驶员在甲单位任职期间虽曾遇到一起事故,但已有明确结论他并无责任,至于处分一节更是毫无影踪。后来甲单位也只好承认搞错。但是他却从此失业在家,痛苦不堪,弄得神志恍惚。不久前,已向甲单位起诉索赔。

关于甲单位应当承担何种责任,且留待法院判决。需要思考的是,这种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能够避免。我国个人资料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个人资料对本人保密。本来每个人的档案资料记录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人是主体,档案资料是派生物,但是档案对于个人却成了暗箱,我们谁也不知道也不能打听自己的档案里有什么,是档案支配我而不是我支配档案。可能某些事情在一定期限内对本人有必要保密,例如涉及政治或法律的嫌疑的审查,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自己的事情自己无权知道,这是没有道理的。我知道有的单位,至今连个人的年度考核结果都一律向本人保密,这种信息垄断除了显示单位领导的"威严"外,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必要性。

在计划经济下,有强大的行政监控机制,个人档案管理有严格的规范和监督,问题相对好一些。当然也曾经发生过"塞进一张纸条、背上十年黑锅"这样的事情。到了市场经济,企事业单位日益个体化,个人工作岗位变动也相当频繁,这种对个人信息资料的暗箱操作就很容易出问题。就象这个驾驶员的所谓"行政警告处分",按照正常程序,要有调查证据、组织结论、本人签字,才能有效。现在,甲单位随随便便记录,乙单位随随便便相信,发现后也不向本人核对一下,拿个人权益当儿戏,令人惊诧。

7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已经从消极保护演进到积极保护,就是从个人"不被了解的权利"演进到"自己的信息自己控制"的权利。瑞典、美、英、法、德、日等许多国家制订隐私权法或个人信息法或个人数据法等等,共同的原则是除规定个人信息资料的记录必须正确、保密、安全等等之外,还明确规定个人对于自己的信息资料有知情权,有自己阅读自己信息资料的权利,有要求改正不实记录的权利,管理部门拒绝阅读必须说明理由,本人有异议可以向法院起诉。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借鉴吗?

刊《检察日报》2000年3月8日

No Comments

小章子不是小德张

魏永征

一部成功文艺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常常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生活中某一个”他”,但若生活中的”他”出来说写的就是他,这就叫做对号入座。

去年岁末,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电视作品引发的名誉侵权案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以下简称电视协会)新近制作播出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宦官小章子》,招致了清末大太监小德张两位后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剧中主人公”小章子”学猫叫、狗叫、逛妓院、娶妻供王公大臣淫乐、逼死妻子、迫害光绪和珍妃等处的情节,是对其祖父小德张的丑化,内容失实,严重侵害了他的名誉,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电视协会与该剧蓝本《皇城圆梦》的作者刘栓虎在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分别赔偿其经济及精神损失20万、10万元。

对此,被告电视协会在诉讼中辩称:《宦官》剧中没有任何”小德张”的提法,原先拟使用的剧名《京城小德张》仅为拍摄时考虑使用的名称,拍摄完成以及公开播放时均使用《宦官》一名,且剧中”小章子”与历史上的小德张非同一人,因此谈不上侵权。

被告刘栓虎则辩称:剧中主人公”小章子”是集合了历史上多位太监的经历所创作的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二原告的祖父小德张仅为原型素材之一,因此不能把剧中人物与小德张等同。此外,小德张在历史上是以反动、丑陋面貌表现的,这在众多历史资料中均有印证,即使剧中人物为小德张本人,也没有什么恢复名誉之说。

法院经审理认定:根据《宦官》剧中的事件和人物可以确定,主人公”小章子”基本上是以清末大太监小德张为生活原型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和创作,但在丰富人物形象上也借鉴了多位太监的生活经历,剧中人物”小章子”已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人,而是太监这一群体的艺术缩影。因此,将剧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简单等同、对号入座的做法是欠妥的。剧中表现主人公”小章子”卑劣行为的有关情节,在有关历史题材的书籍资料中均有一定的文字描写。故判决驳回两位原告的诉讼请求。

我们知道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之一就是侵权言论要有特定指向。确认这点在报道真人真事的新闻作品问题不大,而文艺作品就有点难。有的文艺作品的人物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那还好说。有的文艺作品的人物却是根据生活中某一原型塑造的,要问写的是不是这个原型,或者问作品的特定指向是不是就是他,叫人真没办法说。作者会说,是他,又不是他;因为创作时在心目中确实有一个他,而创作出来的这个”他”同实际生活中的他已有很大的不同。认识原型的读者会说,不是他,但又是他;因为谁都知道小说是要虚构的,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但还是会禁不住要对生活中的这个他同小说中的”他”作一番比较议论。艺术形象同原型就在”似与不似之间”嘛。就说这个”小章子”,当初创作时确实以小德张为原型,要不然也不会考虑起个《京城小德张》这个片名了。但是文艺创作并不意味着仅是对现实或历史的简单实录,照搬照抄,而是运用多种手法,作了很多艺术加工,正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人形象地称文艺作品中的主人公为”熟悉的陌生人”,即这一具体人物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生活中的某些类似人物,非常熟悉,但又不能具体指认他是谁。这就是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的特点。但是这个典型人物又毕竟有着原型的影子。小德张的后人抓住”小章子”身上同小德张相同的事情说”小章子”就是小德张,再举出作品中描写的真小德张没有的事情说这是诽谤了小德张,这真有点将了作者的军。许多文艺作品侵权官司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本案判决的意义在于:明确了原型不等于真人,”小章子”不能等同于小德张。作者通过”小章子”这一人物的描写是为了反映太监这一封建社会畸形群体的特点,表达某种寓意,在”小章子”身上浓缩了包括小德张在内的多名太监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征。我们可以从”小章子”身上不时发现小德张的影子,如同当今在不少人身上仍可发现阿Q的影子,但显然谁都不是鲁迅笔下的那一位。强行对号入座,很难让人信服。既然不能确认作品指向具体的谁,无特定指向的行为自然就不构成侵权。

退一步说,即使电视剧的主人公不叫”小章子”而就叫”小德张”,这个”小德张”也仍然是艺术形象而不等于历史上真的小德张,就象小说中的康熙、雍正、洪秀全、曾国藩,统统都是艺术形象而不等于真人一样。只要这些形象同真实人物的历史评价基本一致,就不应当以作品中虚构的情节来提出诽谤之类的问题。小德张的为人,历史早有定论,文艺作品在定论的范围之内,对某些具体情节作出虚构,应予允许。况且本案中原告提出异议所谓有损其祖先形象的情节,已有大量的书面材料印证。

照此说来,文艺作品还有没有诽谤问题呢?从已有个案来看,利用小说等文艺作品进行诽谤,通常是出于直接故意。构成刑事诽谤的,如小说《荣誉的十字架》;构成民事侵害名誉权的,如历史小说《周西成演义》:都有证据证明作者撰写小说就是以贬损特定他人为目的的。要是没有发现作者这种动机目的,原则上似应排除诽谤或侵权的成立。

刊《中华新闻报》2000年3月6日

No Comments

这才是对舆论监督的支持

魏永征

《中国煤炭报》一篇舆论监督稿摘下了王书记的乌纱帽,王书记却把《中国煤炭报》推上了被告席,但是这场官司终于没打成。

《中国煤炭报》去年7月发表一篇文章揭露原中共山西长治县委书记王虎林在调任长治市委常委前夕突击提干的事情,肩题是:”县委书记搞批发,两月提拔二百八”,主题是:”如此肆无忌惮怎了得”,副题是:”山西长治县突击提干大曝光”。文章引起山西省委重视,由组织部派出调查组会同长治市委调查组进行调查,认为”问题严重”,经市委研究并报请省委批准决定:王虎林停职检查,违反规定调整、提拔的数十名干部宣布无效,有关买官卖官的问题还要继续调查。并且为此发了通报。

王虎林却于去年9月上北京对《中国煤炭报》和文章的两位作者提起名誉侵权之诉称:报道的全部内容与事实根本不符,调整、提拔干部是县委集体决定并非原告一人所为,原告也从未收受过被称为”县委书记搞批发”的贿赂,等等。而《中国煤炭报》认为报道是属实的、站得住的,表示为了坚持舆论监督的权利,”这场官司我们打定了!”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受理此案,在去年11月开过一庭。1月25日,法院宣布此案审理终结。法院认为,原告之诉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依据民诉法第一百零八条第四项的规定,裁定驳回王的起诉,案件受理费810元由原告负担。

俗称”新闻官司”的新闻侵权诉讼在我国出现至今十余年,此伏彼起,联绵不断。虽然法院坚持以”既要依法保护公民名誉权、又要依法支持舆论监督”为审理”新闻官司”的指导思想,但是事实证明,要通过打”新闻官司”来支持舆论监督其实只是美好的愿望。这并不是我们的法官不想支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它所反映的是公民同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属于宪法关系。而”新闻官司”只是确认或者驳回名誉侵权之诉,它所调整的是新闻报道对象同新闻媒介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两者并不是一回事。舆论监督是一种没有强制力的”软监督”,舆论监督所提出的问题,只有靠执掌权力的党政领导机关来解决,比如《中国煤炭报》揭露的问题,由当地党委调查处理,这才是对舆论监督的有力支持。现在这篇舆论监督文章被告上了法庭,法庭如要审理,不过是确认这篇文章是不是属实,有没有侵权,就是查明文章属实,没有侵权,也不可能判决对原告的问题作出任何处理,而只能驳回他的起诉,至多写上一句:文章属于正当舆论监督,应予保护和支持,仅此而已。

就象本案,如果顺着原告起诉的思路把官司打下去又会怎样呢?看起来,当地党委对王虎林的调查和王虎林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查明真相,查的都是有关新闻报道是否属实,但是前者是有管辖权的党政机关调查舆论监督揭发的问题,后者是舆论监督涉及的对象要求查清新闻媒介有没有”侵权”;前者的目的是查明并处理舆论监督中揭发的不正之风、违纪违法行为,后者的目的是查明新闻媒介有没有侵权、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前一个调查中,王书记是接受组织审查的对象,在后一个调查中,他却成了指控媒介”侵权”的原告;在前一个调查中,新闻媒介是揭发者和推动者,在后一个调查中,新闻媒介却成了要向法院证明自己报道属实、并未”侵权”的被告。总之,”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新闻官司”不可能与当地党委调查并行不悖:这边官司沸沸扬扬打起来,那边调查还要搞下去吗?会不会”干扰独立审判”呢?干部群众反映问题会不会发生什么顾虑呢?新闻媒介也平添了不少麻烦,比方《中国煤炭报》为了应诉就派出副总编辑两次到山西调查取证,更不必说其他请律师、写答辩、做资料、上法庭所支付的人力财力了。即使判决”属于正当舆论监督”,还只是回到原地,解决问题还得靠当地党委。

本案的终结表明,法院对于这类舆论监督引起的”新闻官司”,最好的支持方式就是不管;让有管辖权的部门(本案是当地党委)管到底。《中国煤炭报》披露的问题,已经进入了当地党委的审查程序,并且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和处理。也就是说,新闻的部分内容甚至主要内容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当事人如果有异议,应该是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和申辩,这里的法律关系已经不是他同新闻媒介之间的民事关系,而是同他的上级党委部门之间的党内关系了(如果是进入行政或司法程序,则反映了行政关系或司法关系)。这个法律关系的态势,我想当事人也是心知肚明的,实际上他也是要对党委对自己的处理调查作出”反应”,打”新闻官司”不过是一个借题发挥的突破口而已。

本案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如果能够把这样做法形成制度,即对于这类因舆论监督引起的名誉权起诉,应由有管辖权的党政机关查明事实后再由法院审理,这才是法律对舆论监督的真正支持。

刊《中华新闻报》2000年2月28日

No Comments

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1999.11.10.18 :00-18 :50 于北京)

被访者:魏永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采访者:郭镇之,北京广播学院研究员(○)

一、新闻媒介监督与舆论表达
○:我们正在作一个关于”《焦点访谈》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国家社会科学课题。您对新闻法制作了很多研究,今天我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性报道,您是怎样看的呢?舆论监督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宪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批评和建议都属于舆论监督的内容。公民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写成批评性报道,建议就不是。批评是负面的,建议是正面的。批评包括对决策和行为的批评,对行为的批评多一些。建议则往往是对决策的建议,并不一定是批评性的内容。
○:但它可能涉及政策等比较宏观的问题,可能更重要一些?
□:对决策的舆论监督,如关于土地批租,学者的建议促成了修宪。三峡工程,”上马”派和”下马”派都发表了意见,”下马”派提出的一些意见,如工程的副作用,文物啦,移民啦,应付战争的问题啦,在上马的过程中都尽量避免了。
○:您能否举出几种与新闻舆论监督不同的其他舆论监督方式、也就是非媒介的舆论表达方式?
□:非大众传播的方式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新闻内参了。内参不是大众传播,而是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但内参的作用是很大的。一部分人民群众的意见是通过内参反映上去的。这是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很有特色的东西,它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开的舆论监督要考虑舆论导向,保持一致啊,不能批评上级党委啊,(正面报道和批评的)比例啊,核实啊,等等;而内参相对来说限制较少,比如可以注明未经核实仅供参考,还受特许权(privilege)保护,由于传播方式集中,新闻媒介上的内容领导官员不一定看,但对内参上的内容比较重视。
○:就是说,舆论监督与新闻媒介监督还是有区别的,对吗?
□:按照党的文件和法律文件的用语,舆论监督的行为主体是新闻媒介。如《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大众传播媒介要对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价格法》规定,新闻媒介要对价格体系进行监督。所以舆论监督基本上被等同于新闻媒介的监督。
但从”舆论”的定义(”公众意见”)来说,从”对权力发生影响”上来说,舆论监督不限于大众媒介,其他渠道也有很多,如群众来信啊,来访啊,此外,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人大啦,政协啦,包括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都是一定渠道的舆论表达。但是最大量的民意表达是在新闻媒介上。

二、舆论环境改善,立法障碍尚存
○: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的舆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您认为,应该对现在的舆论环境给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如果说进步了,它进步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说还有一些不足的话,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够或者还有改善余地的话,它又在哪里?
□:总的来说,20年来是发展了,改善了。比如媒介数量大大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公民表达的机会。整个法制走向健全,推动新闻媒介在许多方面按照法律的程序进行运作,保障了公民的权利。等等。
○: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我们当前的舆论监督是滞后呢?或是相当呢?还是超前呢?不过,好像不大听人说,我们的舆论监督做法是超前的。
□:总的前提肯定下来,是改善了。在这样的前提下,谈一下不足的地方。我认为,一个大的问题是,在民意表达上怎样才能有一个规范化的保障。
○:您这儿的”保障”是什么意思呢?
□:从广义上说,表达权包含了知情权,不知情无以表达。知情权是表达自由的”潜在权利”。国际人权法公认表达自由包含了寻求、接受、传递信息的自由。知情和表达都要通过媒介,就要由媒介来决定发表还是不发表,应该有些规范。
○:您是不是说,需要一些条文对公民的表达权利作出具体规定?
□:是的。有些新闻事实或者意见是否可以在媒介上公开表达,有时会以长官意志作决定,被地方利益所左右。有一些情况,从本地角度考虑,不利于本地形象的,过去是出口转内销,现在是本地转外地。譬如说,江苏的事上海捅出来,广东的事浙江捅出来,这种情况比较多。
○:您是否觉得,新闻法应该对公民和新闻媒介的监督权利作出规范呢?
□:我们的《宪法》对公民的有关权利已经有明确规定,如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一条,同时又在第五十一条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原则已经有了,现在难的是对权利作出具体界定。○:主要难在什么地方呢?
□:有一些矛盾。一是法的稳定性和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矛盾,新闻媒介承担着舆论导向的使命,而舆论导向可说是千变万化,同类的事情,在一定形势下需要这样报道,在另外的形势下必须那样报道甚至不准报道,这是难以用稳定化凝固化的法律来规范的。二是新闻媒介社会控制功能与表达功能的矛盾。世界上把表达自由作为大众传播法的核心问题。但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上的表达要服从社会控制的需要,舆论导向的功能是新闻媒介最重要的功能,而舆论的表达与舆论的导向不是一回事。有时,表达与导向是一致的,那就最好,如《人民日报》登了一位母亲呼吁”扫黄”的来信,正好要抓这个。但有时,舆论反映的问题不是导向要解决的问题,但又确实是要普遍重视的问题,这在法律上就很难规定得那么具体周到。三是权利的平等性和权力的等级性的矛盾,从法的角度说,新闻传播是一种权利,但是在我国的体制下又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权力化”,新闻媒介都隶属于不同等级的党政机构,不同等级的新闻媒介及其记者的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权能是不等同的,例如就有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规定,而权利是普遍适用的,笼统规定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等将很难操作。四是法的刚性和意识形态的弹性的矛盾,文化领域必须区分姓社姓资,这是宪法规定了的,但是具体什么是社什么是资,又是很难划清的,资本主义思想是不能用法律来禁止的,但是我们又不能让资本主义思想在大众传播媒介上自由传播,在这个领域,难以实行法无禁止即自由。所以文化领域的法律至今只有两部:著作权法和文物保护法。五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人民喉舌的矛盾,我是说法律定位的矛盾。在政治学上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以及愿望、意志等等,这无疑完全正确。但是在法律上”官”和”民”并非”一体”,而是两种主体,会有利益冲突,所以要有行政诉讼,那么我国新闻媒介的法律地位是置于”官”的一边还是”民”的一边?我在《被告席上的记者》中最后谈到对于”公众人物”起诉的新闻侵权采取特殊倾斜时,就碰到这个问题。
依法治国,新闻也要走向法治。但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法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需要研究探索。借口现在没有新闻法,阻碍新闻法的研究是完全错误的。
三、信息公开与新闻采访报道权
○:说到新闻法,您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舆论监督主要有哪些法律问题?
□:舆论监督的前提是公开。”监”字有个”眼”(繁体字”监”字左上角”臣”字就是侧面”目”的象形),”督”字也有个”眼”,这两个眼睛都是要看的。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公开法”,没有像美国《信息自由法》(the Federal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那样的法律。当然我不是说我们也要制定这样一部法律,恐怕现在也做不到。但怎么样把那些重要的政务信息公开,在法律上作为国家机关应该承担的义务规定下来,是有必要的。所谓”义务”,就是公民有权要求你公开,不公开你就要承担责任。这样公民的知情权才有保障。信息公开不实行制度化、法制化,舆论监督很难有大的进展。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一些重要信息是否报道,往往取决于长官意志,就很容易把一些事情捂起来。应当说,现在我们现在信息公开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司法、行政,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实行公开,还有一些单行法律有应当公开的统计数字、资料、信息的规定,但许多规定只说”可以公开”,较少说”应当公开”,而不是规定”必须公开”,”公民有权知悉”这样的话几乎是没有的。公开审判在1952年宪法就规定了,但是有很多人却以为前年才实行公开审判。刚刚宣布允许新闻媒介自负其责进行报道,又出来了一个规定,公开审判的案子,经过法官同意,可以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最近一个案子,就是法庭不准记录,记录本被收了几十本。一方面允许报道,另一方面又不让记录,等于让你作不准确的报道。谁记得那么清楚,证人的名字,数字,脑子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就是先说公开,接着又把公开的义务大大减轻了。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好像也有法官对审判公开程度的临时处置权,如不允许录像等。
□:摄影、录音等要由法庭控制这是肯定的,因为弄不好会影响审判、会损害诉讼参加人的权益。但是在笔记本上作记录并不妨碍谁,而且有利于准确及时地报道,过去最高法院以及我见到的北京、上海的法庭规则并没有禁止记录。
○:这次在珠海(记协组织的关于舆论监督的)会议上讨论到”采访权”和”报道权”的问题,总的感觉采访很难。这次珠海市委办公室的办法明确规定不得拒绝采访,您怎么认为?
□:珠海文件用意当然是很好的,是一项有益的探索。这个办法中有不少积极的内容,我都是赞成的。但是对任何人不得拒绝采访一条,我觉得行不通。我认为,记者的采访权是有的,但只在以下情况下有效:第一是对公开场合和公开事项有自由采集信息的权利,记者在公开场所的公开场合可以自由地观察、摄影,公开场所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场合就是可以自由交往的场合,公开事项就是依法应当让公众知道的事项。第二,经被采访者同意,记者有采访的权利,不受第三者干扰和阻挠。第三,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记者有特许权,如战地、灾祸现场,还有会见在押的犯人等。采访权是对付权力干扰的,不是对付采访对象的。记者不应当拥有强制性采访的权力。
○:包括公共官员吗?
□:对。公共官员也可以说”无可奉告”。公共官员如果是在有关部门有公开义务的范围内,按照法规它必须公开的资料,作为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向记者提供有关信息,法律已经规定了你有责任、有义务。但是如果以个人的身份接受采访还是可以谢绝。在世界上官员说”无可奉告”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当然官员说出”无可奉告”有时会受到更大的舆论压力,这样他就要好好考虑了,权衡利弊。记者提问对于他本身就有一种舆论的压力,但不是权力的强制。我们说,法律上不是还有沉默权吗,刑事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还有沉默权,如果个人对记者没有沉默权的话,那记者的权力非同小可,超过了警官、检察官和法官。记者没有power,记者只有right。记者的采访其实是一种艺术。记者应该与采访对象进行感情上的沟通,取得对方的信任,就可以得到想要知道的。如果你是要揭露他的话,他当然不会对你讲,你可以通过其他合法手段获取材料。这是记者的水平。如果记者做不到这点的话,我想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你想要只凭一张记者证就得到材料,我想世界上没有这样好作的记者。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同行写了一篇文章,说记者应当有采访的权力,我认为,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我们中国的媒介从属于一定的权力机构,高级别传媒的记者在power方面超过了世界任何国家的记者。但这不是记者作为职业所拥有的权力,而是他隶属的党政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四、舆论监督、新闻侵权及官司
○:除此之外,舆论监督还有没有其他法律问题?
□:新闻官司还是一个热门话题。总的说来,我不赞成夸大新闻官司的消极面。新闻官司主导面是积极的,对推动新闻改革有作用。它把我们的新闻媒介从一个权力机构或准权力机构拉到了同公民平等的地位进行诉讼。过去,如果报道有错误,当事人只能要求报纸更正,报纸如果不愿意更正,只能向上级宣传部门告状。上下级部门有时会胳膊朝里弯,有时候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有一个中立的第三者──法院──在新闻媒介和被报道的当事人之间进行裁判,在利益上不存在哪一种倾向,可以做到公正。例如奚弘的案子,如果没有法律干预的话她的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按照《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舆论监督的对象主要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群众不是舆论监督的对象。我在1994年曾对180个新闻官司案件有过统计:原告具有公职人员身份并涉及公共事务问题的只有45件,其中确认为县处级以上的5件,还有企事业单位30件。判决侵权成立的47件,经调解被告媒介承担不利后果的约50件,两者相加占半数强。判决驳回的也有50多件。可见新闻官司有一大部分不是关于舆论监督的。所以我不赞成说开展舆论监督引起新闻官司,新闻官司是舆论监督的主要障碍。
但是新闻官司这种方式也会有副作用,这种合法的形式可能被受到批评的官员用来作为一种抵制舆论监督的手段。可能会发生、也已经发生过”监督止于官司”这种现象:首先是攻守关系的转化。因为批评一旦见报,新闻媒介或读者来信便是进攻的一方(我批评了你,当然,这没有强制力,你不是非改不可,但它形成了一种舆论氛围),被批评者是守的一方,他当然是要冷静下来考虑自己有什么问题,是接受批评,还是采取什么别的办法。但如果被批评者把事情弄到法庭上去,这种攻守关系就转了过来,批评者成了守的一方,要考虑让法庭审查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是否有对方指责的”诽谤”等问题。被批评者成了攻的一方。第二是会把问题搁置起来,有管辖权的机关由于已经进入司法程序而难以过问批评提出的问题,而一场官司不是几天可以打完的,通常一两年,三年,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审理之后,如果最后结果是舆论监督是正确的,那么法院也只能驳回起诉,这是因为民事诉讼,法院的权力就是驳回,而不可能就批评文章中的问题责令他改正,这不是法院的职责。而隔了两三年之后,事过境迁,往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第三,由于新闻侵权不是靠数量来界定,不是80%事实失实才侵权,20%失实就不算,所以有些(被批评者的)问题也可能因为被判侵权而掩盖掉了。被批评者确有一些问题,但用词重了,结果被判侵权。
○:一般主张少用形容词,只报道事实。
□:这些本来应该让被批评者很好反省的事,被批评者却成了胜利者,问题一风吹掉了。第四,官司的结果是批评正确,被告(批评者)被法院认定为正当的舆论监督,驳回侵权起诉,但新闻媒介花了许多精力,已经付出许多代价,当然,还有钱。这些都是难以补偿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州市文化局长吴敢诉作家袁成兰案,袁成兰最后是赢了,但她说900字的文章,1000多天的官司,三年没有写文章,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剥夺写作权利就是摧残生命。
○:所以她说是”惨胜”。
□:对官员和公众人物的批评,是否应有所倾斜,在法学界、新闻界人士中有关人格权、名誉权和新闻侵权的专著,几乎都引用过美国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这个概念。我想人们并不是想照搬美国的制度,向往美国的新闻自由,确实是因为新闻官司有一些副作用,要找一些武器。
舆论监督与名誉权两种权利的冲突,要取得平衡,一定要演进到对公共官员和公众人物的保护予以适当的弱化,这些人为了公共利益要对名誉权作一点牺牲。群众提意见过了点头,名誉可能受到点损害,公众人物要作牺牲。因为你的地位已经得到补偿了,因为官员有好多特权,地位、社会影响,有抵御侵害的能力。不像普通人,可能被解雇或受到其他损害。官员不会轻易被撤职,他还可以通过记者招待会发布,予以澄清。对这一点,大多数学者有共识。
○:我想,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方面的问题,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说明,谢谢。

刊《新闻记者》2000年第2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