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偷拍偷录的电邮通信

罗宝珍,南京大学新闻系99级学生
魏永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No Comments

传媒集团吸纳业外资本的有关问题

时间:2001年12月15日下午

地点: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

访问人:施哲

被访人:魏永征

问:去年以来,在媒介上经常看到有关报业上市的谈论,资本方面对传媒产业的关注和实际操作也越来越多。报业产业化,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魏永征:最新的政策文件仍然规定,报业集团是事业性质的单位。所谓事业,按照最近一个行政法规的定义,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No Comments

媒体,您的镜头应该怎样对准犯罪嫌疑人?

访问者:陈煜儒,法制日报记者
受访者:魏永征  主持人:几乎所有的电视观众和报纸的读者都能看到警察抓罪犯的消息。有时,人们还可以看到记者在看守所采访犯罪嫌疑人的正面镜头;在报纸上看到标有"犯罪嫌疑人"的正面照片。然而,我们在看国际新闻有关抓捕罪犯的消息时,被抓捕的犯罪嫌疑人一般被蒙着黑头套。即使播放没有戴黑头套的犯罪嫌疑人,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也只是背影和侧身。国外的许多报纸上刊发的罪犯照片都是审判后刊登的,即使这个罪犯没有被审判,那也一定是一个罪大恶极的杀人…

No Comments

《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访谈录(上)

被访问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魏永征
访问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徐迅律师
访问时间:2000年6月10日下午
访问地点:北京西郊颐泉山庄2222室

刊《为清白而战--希望工程跨世纪大讼战纪实》,徐迅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摘要刊载《中国法律》(香港出版)2000年第3期

 

中国青基会在香港和《壹周刊》打了一场诽谤…

1 Comment

《壹周刊》诽谤希望工程案访谈录(下)

三、公正评论抗辩:支柱之二

徐:我赞成。现在说说诽谤法的第二个支柱好吗?

魏:第二个方面就是"公正评论抗辩"(defence of fair comment)的问题。

公正评论有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出于公众利益发表了意见;第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发表了意见;第三,所发表的意见不一定很客观,带有个人感情上的色彩;第四就是不具有恶意。按中国人的理解,就是不能有侮辱、谩骂。

在 "真实性"…

No Comments

信息公开制度在中国

  信息公开制度,狭义是指政府依法向公众公开持有信息的制度,广义是指社会一切公共组织依法向社会公开持 […]

No Comments

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1999.11.10.18 :00-18 :50 于北京)

被访者:魏永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采访者:郭镇之,北京广播学院研究员(○)

一、新闻媒介监督与舆论表达
○:我们正在作一个关于"《焦点访谈》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国家社会科学课题。您对新闻法制作了很多研究,今天我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性报道,您是怎样看的呢?舆论监督应该…

No Comments

魏永征:与中国新闻法研究同步

答《中华新闻报》记者祝明问
 

  魏永征,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当过教师,编过报纸杂志,198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成立,便来此从事专门的研究工作,现在“职居”研究员、理论研究室主任。从1988年到1998年,同时主持《新闻记者》杂志的工作,历任常务副主编、主编。还有些学术兼职,如中国新闻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等。编、著或参加编写新闻学、法学领域的专著、文集、工具书多本,写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