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西半球的独特风情

大型文化系列电视专题片《西半球风情录》即将在上海电视台14频道播出,它的制作人、旅美学者夏可瑾女士和她的丈夫李大同先生显得格外紧张。不光是剪辑、配音等一系列后期制作工作忙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而且他们对那些五光十色的反映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据说连不少美国人也不常见到的镜头带到上海来播映的效果,也实在心中无数。当我看了一些录像片断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他们紧张了多时的脸庞才出现了松弛的笑容。

我们边看边侃。

屏幕上出现各种民族居住区的风貌,如果没有解释,人们完全会认为这是在东京,这是在开罗,这是在马德里,或者就是在中国的某个城市。夏女士说,世界上的各大民族,几乎都可以在美国找到本民族聚居的生活小区,一个完全不懂英语的华人,住在华人区,在生活上就象住在自己家乡一样,不会遇到任何不便。还有更多的则是各族混居的生活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相互交融,“在洛杉矶的小西贡有个韩国老板用东京料理教墨西哥厨子做中国饭给美国人吃”,这不是说绕口令,而是美国移民文化的真实写照。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二战”以后,移民的来源更其广泛,如果说,过去美国文化在基本上还是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话,那么,今天的美国文化就日益带有”拚盘”的特点。李先生说:”美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元文化。”他们精心拍摄剪辑了各族生活区的镜头,就是要体现“美国文化是一锅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文化煮成的风味独特的浓汤”。

北美的土著人种是印地安人,现今他们聚居在美国西部的一些指定区域。由于进入那里有诸多不便,夏和李主要是借助于博物馆来表现这个据考证是在一万多年前从亚洲大陆过去的因而很可能同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共同祖先的古老民族的文化。这种文化同现代工业社会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以至印地安人只能生活在可以认为是与世隔绝的保留地以内,而无从享受现代文明的光华;如果他们要走向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就只能全部送进博物馆,印地安人也就不成其为印地安人了。印地安文化果真这么悖时吗?夏说,也不尽然。比如印地安人有这样一个生活信条:大自然给予人类总是有限的,不应当向大自然过分索取。这个信条使印地安人不懂得扩大再生产,从而久久停留在渔猎社会,但在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物种急剧消失的今天,这个信条却被印地安领袖人物用来教训白人,能说这没有道理吗?

我从荧屏上看到许多穿着十九世纪服装、打着十九世纪旗帜的将士进行厮杀的场面。这是演戏?又不象。交战是在山野里,而不是在舞台上。夏有滋有味地向我介绍,美国许多地方一年一度要”重演”南北战争,他们拍摄的是去年十月在西部某地举行的一次。举行这种活动,大家都可报名,当北军还是当南军,当将军还是当兵,尽可自由选择,服装器具也全部自备。也有装扮其他职业群众的,夏和李说他们在拍摄中就曾遇到一位“棺材店老板”向他们兜售棺材。“战争”一般进行一至两天,怎么“打”事先要计划好,而结局必须是北军胜利,这是历史。不参加“战争”的可以买票前往参观,特别欢迎少年儿童。夏说,别看美国历史不过两百来年,美国人可重视自己的历史呢,“重演南北战争”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也就是进行传统教育。这是光怪陆离的”拼盘文化”的另一个侧面。

两集关于残疾人的片子则全然没有了前述那些片子的浪漫色彩。美国称残疾人为残障人(英文),一字之差,体现了他们对残疾人的观念残疾人比起普通人来仅仅是存在着某些障碍而已,所以最重要的是帮助残疾人克服障碍,重返社会。社会为此作出许多努力:小至建造各种方便残疾人的简单设施,例如许多州都立法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必须建造斜坡,以便让残疾人的轮椅顺利通行;大至研制开发残疾人使用的高科技用品,例如现在供盲人使用的电脑已经进入市场。这些都是为了开发残疾人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同正常人同样地工作、生活。而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里,则更多的是给残疾人以同情和照顾,这也许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某些差异吧。

在夏可瑾向我展示的她的作品中,还有如体现美国冒险精神的业余跳伞运动、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的汽车和由此产生的汽车文化、各种别出心裁的利用刀叉餐具、边角碎料甚至废铜烂铁做出来的艺术品、从华盛顿总统参加观赏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热汽球节等等,也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美国文化的特点。

当然,从中也可看出制作人的艺术匠心和构思。

60年代中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夏可瑾本来就是上海电视台的编导,五年前旅居美国。她从踏上东太平洋海岸之时起,就感受到东西两个半球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对于两个半球的人们来说,主要是要了解,有了解才有沟通。能不能用电视系列片的形式向祖国同胞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呢?去年夏天,夏回沪探亲,同上海电视台的老朋友谈起她的设想,后者很感兴趣,当即委托夏可瑾为本台制作这部系列片。

夫妻拍档,说干就干。从9月到11月,他们驱车跑遍了美国的西南海岸,行程4万公里,拍摄了专题片30多集。我对他们的这种高效率深表惊异,夏说,除了他们自己抓得紧,安排得周密外,美国朋友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美国,新闻记者并不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只要他们向对方说明要把美国的民俗风情介绍到中国去,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会给以热情的响应。有的地方如博物馆,拍摄是要付钱的,也对他们特别优惠,只要付很少的一点

保险费。这部系列片计划有52集,一年播完;后面的20来集待这批制作完毕再回去拍摄。

“美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李再一次强调,“我们到处可以发现,罗丹的雕塑和中国的财神爷并坐,印地安的花翎与东方的龙灯齐舞,这种多元化特征贯穿在我们的系列片之中。”

“如果有可能,”夏表示,“我们还想拍一部中国的文化片介绍到美国去。”

我想,他们会成功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