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老人家当时没有说

看邵燕祥的回忆录,有一个发现。


话说50年前,伟大领袖他老人家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有惊天动地之势,收扭转乾坤之效。讲话不长,核心的话是:“同志们,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和行动是完全错误的。”


次日首都主要报纸都在头版头条以通栏标题报道了老人家昨天发表的讲话,消息不过几百字,标题做得大大的,有的把这最后一句话做在标题上,十分醒目。只有上海的一家非中共人士做总编的报纸,只在头版中间用单栏地位登了这条消息。用当时一位评论家的话说,整篇新闻的面积只有首都报纸标题两个铅字那么大。这位评论家以他特有的敏感,察觉了这个在旁人看来也许是细微的区别,写了一篇评论《录以备考》,指出这个区别不可小看,什么缘故呢?“我不想说。”老人家看中了这篇含蓄而又尖锐的文章,下令转载,还亲自写了一篇社论,提出了一条掷地有声的论断:“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报纸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我们读书时老师反复讲这段新闻史上重要的掌故,后来我们也讲给学生听,所以是十分熟悉的。


现在邵燕祥告诉我们,老人家讲话中的最后一句,当时根本没有说。


他记述当时有幸亲身聆听老人家讲话的一位人士的回忆:


“我是这次会议的代表,我们得到接见的通知时,兴奋之余好多人都准备了便于携带的小记录本。他讲话的时候,我们就低头拿出本子记。……回来相互对笔记的结果,所记略同。第二天报纸一到,大家争着看接见消息,一时都傻了眼。就在消息的副题里,赫然有句‘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和行动是完全错误的’,一看内容,知道这是他讲的最后一句话。可是对这句话谁都记不得听到过,谁的记录里都没有,而且也仅仅是这句话没有!”


作者说,老人家头天没有讲的话次日出现在报纸上,一定经过他的首肯,或者至少为他追认。也就是说,这当然是他要说的话。可是如果要讲忠实于历史,那么即使这样细微的区别,也应该能够找到更适当的记述方法。因为无论如何这句话不是5月25日说出来而是5月26日印出来的。


大概是专业的习惯,我当下联想到新闻。历史是新闻变过来的;今日之历史,乃50年前之新闻。当时新闻就报道是在昨天即5月25日说的,你能怪历史么?就像前几天,9月6日电视报道美国总统对记者谈话,屏幕上显示的是总统先生在记者会上摇唇鼓舌的模样,画面外播音员报的内容却是总统此前不久在另外非公开场合说的话。这又怎么解释比较好呢?


也录以备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