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信息攻防战”到“危机传播”新模式

     ——青岛11.22爆炸事件媒体表现分析

魏永征  傅晨琦

11月22日山东青岛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当地媒体的表现引起很大争议。而在网络时代,信息和意见传播已经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更加显出传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理念和做法的落后与尴尬。纵观青岛爆炸事件中的媒体表现,可以说是网络时代危机传播与信息攻防的一个典型案例。总的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危机传播,也是一次失败的危机传播。

以救灾掩饰灾祸激起巨大反感

photov青岛爆炸事故发生于11月22日上午,自下午至翌晨,“导致两百人伤亡”、“十分重大的责任事故”的噩耗以及惨烈的现场图片通过微博、微信等管道已经传遍全国。而对家门口这场重大事故,青岛本地媒体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11月23日的青岛主要报纸,都在头条地位报道了领导人对这场灾祸做出了重要批示,这是必须安排的“规定动作”,但多数报纸都没有报道这场爆炸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青岛早报》和《半岛都市报》惊人相似:头版头条报道领导人批示都只用较小字号的标题新闻,如果仅仅扫视标题,似乎只是在遥远某地发生了一起不幸事故。《半岛都市报》下半版“今天到现场抢海参,省钱60%”的标题,比上方报头下报道领导人批示的标题新闻的字号至少要大过三号。

就在同一天,全国各地许多都市类报纸,则都在头版用了半个到整个版面,采用大号粗黑体和特大图片做映衬,对这场灾祸表达了强烈的震惊和关注。《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的标题都是“青岛输油管道爆炸,35人遇难166人伤”,“京华”的标题是印在通版的灾祸现场的大幅照片上的,“北青”的标题下也是一幅通版现场照片。其它如《新京报》《新快报》《北京晨报》《新闻晨报》《云南信息报》《兰州晨报》《扬子晚报》等等,也都突出报道了这场意外灾祸和死伤人数。由于消息时效先后,各报死伤人数有所出入,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些内容当然同时反映在各自的新闻网站上,并且被广为传播。

对比外地媒体的表现,青岛本地媒体遭到网络围观炮轰。新浪上超过66万粉丝的“摆古论今”微博贴出《青岛早报》和《半岛都市报》这两份报纸的截图,并评论说:“这是今天青岛的报纸,要有多么大的毅力才能够面对47条鲜活的生命,几十户家庭的悲剧——选择性失声!”

当地的一位名叫张洲的编导表示:“看到这条我真觉得是谣言。各大网媒都是头条的重灾,在青岛本地媒体怎么可能弱化呢?可找到今天的报纸,确确实实的弱化了。所以,别相信报纸的话,也别订阅他们。”

还有当地一位摄影师发微博表示特意去报社门口看报纸,头版只有几行小字(有关爆炸案),而底版报道国外一家超市坍塌的新闻更醒目,还配有照片。围着报栏转了一圈,各版没有一张黄岛爆炸的照片。

至于非本地人的微博批评更是不留情面。河南广电的媒体人讥讽说:“多好的媒体啊!自觉主动,弱化负面新闻,坚决不给当地政府添麻烦!”时评人老马则称之“媒体之耻辱!”

需要澄清的是,23日青岛本地的媒体,并非像有的网民所说“只字未提”。我们查阅当天青岛本地的主要几家媒体中,都有在头版上发布爆炸相关信息,作为党报的《青岛日报》还是在头版发布信息,只是字体不大,没有图片,且没报伤亡人数。这样处理方式,结果是全民奋起,大骂本地媒体。

网民的愤怒有理。世间万物,最可宝贵的是人,是人的生命。每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人们首先关心的总是伤人没有?伤了多少?一个著名的典故:孔子上朝,马厩发生火灾,“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珍爱人、珍爱生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各报在第一时间把报道死伤人数放在突出地位、做在标题上,显示了与民众的关怀和追问声息相通,体现了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而淡化、掩饰死伤人数,悖理逆情,势必招致强烈不满和谴责。

青岛媒体挨了一天批,大家都在期待23日晚上灯下鏖战有一个显著改变,结果24日的确是头版头条,的确是整版的大版面,鲜花蜡烛的图片也都有了。但是,且看这些版面的标题:“官兵做饭,百姓喊香”,“排队献血,爱暖寒冬”,“最佳医护,最好救治”,“住安置点,如家温暖”。版面很多,但几乎全是场外“花絮”,没有一篇报道是涉及事故原因、事故责任等核心问题。

虽然24日这一天青岛媒体人很辛苦,但批评还是在继续。网易新闻制作了专题:“青岛爆燃舆情: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谴责青岛媒体将“丧事俨然已被办成喜事”;“官兵做饭,百姓喊香”被网友频频转发,成为网络名句,网民洛之秋认为这个灾祸新闻的标题应该进入中国新闻史。

各地媒体及网民给力关注:天没有塌下来

爆炸事故发生后,青岛本地有诸多媒体人在网上诉苦喊冤,有记者透露他们接到上级短信,并称“内容不说大家都猜得出来。”时评人毕殿龙对青岛媒体表达了同情,认为黄岛爆炸青岛媒体遭非议皆因情绪投射,“青岛媒体只是代受其过而已”。《半岛都市报》首席评论员杨祥玺更在微博直言:“当惨剧发生,本地媒体人的痛苦、无奈、抗争、愤怒、委屈和悲哀,又与何人说?……我们不是靶子,我们是手脚暂时被捆住的朋友!”

在突发灾难事故面前,作为中国的媒体人,对这种传统的信息管控方式并不陌生。放在早些年,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能够很好的起到对消息的封锁和舆论的控制作用。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信息管控方式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和无力。

青岛爆炸事故,最早发出爆炸信息的正是网络。据财新网整理的青岛爆炸事故时间脉络图显示,11月22日凌晨2时40分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造成原油泄漏。10时30分许雨水涵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就在爆炸发生2分钟后,10时32分,微博网友爆料称:“黄岛管道爆炸,多辆汽车被掀翻,整个楼都在颤抖,浓烟滚滚,伴随着一股刺鼻的味道,电也停了,爆炸现场小区保安室被夷为平地。”

最早回应爆炸消息的官方平台是黄岛公安,10时48分,黄岛公安回复网友的微博称“目前开发区管委正在组织力量进行处置,请事故附近的车辆服从交警调流”。11时25分,青岛市环保局官方微博“青岛环保”发微博称:“丽东化工未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是由于“今晨漏油事故造成油气混合气体闪爆起火,不是化工厂爆炸起火”。这可以说是官方平台最早发布的关于爆炸情况的信息,这些最早的信息不是传统媒体发布的,而是网络推动的。

事故发生后,面对本地媒体的噤声,外地媒体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黄岛。新闻联播上了头条,全国各地的报纸头版头条大版面哀悼,紧随其后的是各种事故的调查、追问、评论性文章,这其中力度最大的当属财新网和《新京报》,都以系列报道的形式,通过消息、通讯、评论和人物特稿等多种形式和体裁进行报道。

从事故发生第二天起,《新京报》就以头版头条加评论性文章的形式跟踪性报道,截至我们写作此文时(12月4日),《新京报》已发表了二十余篇相关报道,除了像《漏油爆炸,安全整治也要完善“标准”》这样的批评性评论文章外,《新京报》也做了大量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如《青岛输油管爆炸案亲历者:车辆被掀翻 感觉像地震》、《青岛爆炸一孕妇死亡:丈夫称送医后半小时无人管》等,从个体人物入手还原爆炸事故中的现场故事,点击率和转载量都属于纸媒中最高的。

而财新网对青岛爆炸事故开设的专题报道,显示出了面对大型灾难事件时媒体人的职责和专业性。我们对财新网的报道做了详细跟踪:财新网于11月22日下午13点38分即发出了对事故的第一篇报道文章,距事发只有三个小时。15点37分,财新网推出了更新事故死亡人数的一篇文章,实时更新事故最新伤亡情况。事故发生第二天,财新网的记者抵达黄岛,23日下午三点左右,《财新记者目击青岛爆燃事故现场》的记者现场采访手记发布。

随后一周中,财新网发布了近50篇文字报道和近10篇图片报道。不乏追究事故责任的评论性文章及原爆炸现场故事的纪实性人文情怀的故事,以及大量的记者现场手记。其中,财新网还利用新媒体资源,推出的实拍图集以动态互动图的方式发布财新记者在当地所拍的照片集,在爆炸事故的地图上点击红色图标则显示出该地点所拍摄的照片。这种互动地图的形式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结合报道的一个很好形式,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此外,《南方都市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也在事故发生一周时间内,推出了长篇的调查报道,对事故发生原因、责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调查。

配合外地媒体的给力报道的,正是网民们的积极参与,青岛本地市民发挥“公民记者”的作用,通过手机、ipad等网络移动终端,实时发布事故最新消息。可以说外地媒体和青岛市民共同的努力,让当地信息控制没能成功。这也让当局看到了一个事实:网络时代信息是封锁不住的,灾祸信息公开并不会让天塌下来。

转变思维:开拓网络时代灾难事故传播新模式

分析当地控制信息的逻辑,也有其道理。作为一场重大灾难事故,事发当时的信息传播有可能引发民众恐慌情绪,对救灾也会造成一些影响,希望维持稳定的意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故当地的做法和反映的观念,恰恰是违背了危机传播的原理。

政府管理社会,自然追求稳定的态势。但稳定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发展的。一旦危机发生,稳定的局面已经被打破,遮蔽危机信息不但不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程度的混乱。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M. Regester. Michael)曾提出过著名的关于危机传播的3T原则,强调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第一,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强调组织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第二,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强调危机处理时组织应该尽快不断地发布信息;第三,Tell It All (提供全部情况),强调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

在青岛爆炸事故中,本地当局和媒体的作为,恰恰是违背了这个3T原理。不但没有及时、全面和人性化地发布相关信息,反而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严厉管控,引发了网络上的怨声载道。想要维护稳定,却适得其反,造成民众更多不满。这正是网络时代传统思维的宣传理念与实际信息需求情况的不对接造成的后果。可见不恰当的信息保密正是危机管理的天敌。

曾做过《南方都市报》评论员的媒体人宋志标在文章中写到:“青岛爆炸的信息被强力管理后,释放出的信息量非常少,这可以说是管控的成功。然而,对‘稀缺信息’这一后果的逆反,舆论中自行释放出更多对政府的负面评价——评论中‘反官员、反政府’的基调被自动激活,占据了网络舆论的大部分空间。”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这里,“统一、准确、及时”三者是有机的整体,而有些主管官员往往只看到“统一”,忘记了后两点。在网络时代,主管机关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如果不能做到准确、及时,那么想要统一也统一不起来。主管机关不发布,别的地方、本地民众,都会发布传播,结果是自己丢失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网络信息传播已从过去以传者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受者为出发点,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利用各种终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果说,在过去当地煞费苦心利用自己控制的媒体也许还可能给本地人制造一个“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如今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人们纷纷主动出击,到网上寻求自己所需的真实信息,而本地媒体则被弃若敝屣,以致成为讨伐的对象。

主动屏蔽信息或者选择性的公开部分信息,似乎成为政府部门和官员在特定情势下处理信息的第一反应。然而,迟报、瞒报、漏报造成公众的恐慌、抵触、愤怒,反而抬高了危机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即使管理者可以通过删帖、封号等消除微博悲声,但等于将火焰埋置地下。

除了上级的信息管控外,我国新闻报道传统的思维定势也是一大问题,这个思维定势就是在选择报道素材时,习惯性地偏向“好的方面”,而不是根据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以致没能发展出与大型灾难报道相适应的话语,“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奇怪逻辑被伪装成专业主义,“官兵做饭,百姓喊香”一組標題及其內容就是极端表现。这不是不可抗的天灾,而是一场人祸。虽然事故的具体原因尚待查明,但是作为国企的中石化和当地政府这两家的责任是跑不了的。现在却反过来强调蒙受飞来横祸的市民要对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家和政府感恩戴德,似乎致害方什么责任也没有,反而是施大恩于受害方,这种权利和责任关系的根本颠倒,正是这组报道激起极大反感的根本原因。

正是由於全国媒体对于灾祸信息及时而充分的披露,青岛市民了解了真相,这次危机得以度过。媒体在报道不利信息的同时也释放了负面的情绪,这种宣泄作用使得羣众中出现的对立情绪得到了舒缓和化解。

在青岛事件的网上信息互动中,流传着去年刚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岗位退下来、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的一段话:

“都变成正面宣传了,这是不对的。媒体如果不履行监督责任,它的影响力、公信力就大大减弱。一些主流媒体选择性失真,全部选莺歌燕舞的那一面,好像社会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这其实也是不真实的现象。现在有些官员想把媒体管死,不让报道,实际上已经过时了,做不到的。你不报,老百姓的手机早上网了。你不说,只能给谣言留下更大的空间。公开、透明,这些问题解决了,舆论环境就会好一点,不会搞得记者战战兢兢,官员诚惶诚恐,大家都高度紧张。长期那样,社会也不正常。”

未能证实他是不是针对青岛事件报道而说,但是作为长期主管新闻媒体的前辈人士的经验之谈,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据悉, 12月2日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开了一次领导的内部检讨会议,会上集团领导表示:“这次青岛媒体的表现,受到网友们的激烈抨击,使得媒体管理部门受到巨大震动。事故过后,要研讨教训和过失,或许以后再遇到类似灾难事故,我们的报道环境会有一定的改善。”

会上还披露了来自上级的一个报道要求提醒:“请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自由选择,报道要准确客观平实真实。”这是个好苗头,从青岛爆炸事件中,因祸得福的是,青岛的媒体人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开始进行反思和传播新模式的思考。

我们看到,青岛当局也正在致力于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公开,例如在12月初公布了最后核实的事故中死亡的62人名单。

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大众传媒在危机中应当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

《新闻界》24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