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征教授讲授“洗稿”与自媒体

【“修辞与传播”暑期学校专题讲座】

王也、张贺琼、赵晗阳整理

7月23日下午2:30,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修辞与传播”研究生暑期学校第十二讲在翻译学院316会议室开讲。国内著名新闻传播法学者魏永征教授应邀向文化传播学院、翻译学院师生讲授《洗稿——自媒体和专业媒体的博弈》主题讲座。

《甘柴劣火》引出强烈争议

魏永征教授由《甘柴劣火》风波切入主题:自2016-2019年,财新网在其付费新闻网站发布多篇有关甘肃武威抓记者事件的报道。2019年1月11日,财新网发布《甘肃武威原“火书记”被双开,曾制造抓记者事件》报道,当天稍晚时候,自媒体公众号“呦呦鹿鸣”发布题为《甘柴劣火》的长文对“火书记”事件进行报道,其中多处使用了财新网付费报道的内容。财新网报道主要作者、调查记者王和岩当即在朋友圈发帖提出强烈不满。财新传媒主编凌华薇表示:“此文当然不是洗稿,而是涉嫌赤裸裸的抄袭和侵权。”“呦呦鹿鸣”博主黄志杰发布声明,辩称其文章并没有抄袭,而是有18个不同信源,包括1988年4月1日《中国青年报》关于武威领导压制新闻的报道。

此事当即成为网络关注热点,看法各有不同,集中的指责是认为《甘柴劣火》是“洗稿”的代表作。魏老师引用了1月14日《新京报》刊登的“学界和业界大拿”发表的代表性意见。有人认为,“呦呦鹿鸣”拿着财新网付出巨大成本获得的事实,自己重新叙事,要是不违规、不侵权,很多人都能干。公众号写好了,是可以用作商业用途的。以一个可能的商业活动,去伤害别人的商业行为,这是问题的核心。财新在调查事实的过程中前后付出了巨大成本,如果这样的内容都可以随意引用,那谁为严肃媒体的调查买单?但也有人认为,本文基于甘肃事件的丰富、延展和再架构,立意媒体和官场的持续冲突,这种多方的信息重组加工,是一种智力创作。

魏老师还举著名学者张志安的看法:财新此文属于付费阅读,不宜擅转。甘文有一定原创价值,但不够规范。是否“洗稿”,既看改写动机,也要看其商业诉求,从“呦呦鹿鸣”的定位和以往文章的价值看,有一定的公共传播功能,不宜直接下结论。

此事经财新投诉,腾讯微信从公号撤销了《甘柴劣火》“原创”资质,这场风波通过网络自律的形式告一段落。

“洗稿”和版权保护的表达/思想两分法

接着,魏永征教授对“洗稿”进行了讲解。他说,洗稿是新闻业界的专门术语,就是以更换一定的表达方式(句式、词汇、结构等)来将他人(一件或多件)新闻作品的内容(事实或观点)变成自己作品的行为。更换表达方式如:更换同义词、调整语词结构、转换语序、增删非关键词语、变动段落等,而与他人作品的主题、观点以及总体内容则高度相似。魏老师认为,洗稿是一种紧贴版权法底线的行为,因为版权保护只及于表达而不及于思想,行为人企图以变换表达方式来规避侵权行为。洗稿不能简单等同于构成侵权的抄袭,但也不是引用他人作品即合理使用,引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魏永征教授介绍,版权保护只及于表达而不及于思想的原则是国际版权公约规定的基本原则。版权保护的客体应该是作品,即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思想不属于有形形式,不能成为版权保护对象。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是作品,所以事实也不是版权保护的对象。。

魏永征教授以琼瑶指控于正所写剧本《宫锁连城》抄袭其作品《梅花烙》和霍炬诉微信公众号“差评”两个案件为例,说明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依据。在琼瑶诉于正案中,法院认为剧本《宫锁连城》与《梅花烙》整体情节具有创作来源关系,在整体上构成“实质性相似”,判定侵权成立。而在霍炬诉“差评”案中,原告指被告发布的文章与自己作品存在18处情节相似,但法院认定,这些情节本来就是网上流传的主人公真实经历,属公知素材。两篇文章就这些情节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个别语句相同也达不到实质相似程度,因此驳回原告的诉求。

如何划定洗稿与抄袭侵权的界限,魏老师引用华东政法大学彭桂兵《新闻作品洗稿行为的审视与规范》关于区分“表达偷换型洗稿”和“思想偷换性洗稿”的论述,指前者有版权法规制空间,后者则宜由职业伦理约束。而对于表达偷换型洗稿是否构成抄袭侵权,魏老师提出可以从变换表达的程度、信源媒体的数量、文稿主题的创意以及发表时间的差距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但魏永征教授指出,虽然事实不是版权保护对象,但正如很多人指出那样,新闻媒体和记者获得新闻事实是要付出劳力、技能、金钱等成本的,所以新闻事实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准财产”(quasi-property)。美国法院曾有判决,媒体在通讯社发布或报纸出版的若干小时之内未经允许而盗用它们报道的新闻事实,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等规定。因此,国家版权局、网信办等部门在2018年和2019年的“剑网”专项行动中,均将自媒体“洗稿”行为列为整治项目之一。

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博弈

随后,魏永征教授讲解了专业媒体如何面对自媒体崛起的问题。自媒体(We Media)术语,原初是指用户创造内容(UGC)通过网络自主传播的现象;这个概念到了中国,被用来特指网民利用网络平台借助特定应用手段经常而不定期地发布内容的个体。自媒体的数量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魏老师展示数据表明:2018年微信公号数量达2000万,月活跃量350万;新浪微博月活跃量达3.9亿,月均10万+;今日头条的月活跃量1.2亿。其中一部分自媒体实行“内容创业”,通过广告分成、软文、获取打赏等手段获取盈利,有些前景看好的自媒体还会获得外来投资,发展为新型媒介组织。他对专业媒体和自媒体进行对比认为,在公信力、调查能力、行为规范方面,专业媒体无疑处于强势,而在数量、内容范围、报道自由度、传播速度、与用户接近性等方面,自媒体则占有一定优势。关于调查能力,自媒体除了不具备新闻记者的资格和证件,不能享有所谓“采访权”外,还在于自媒体人追求快速、大量的生产,不可能进行费力又费时的社会调查,而主要是依赖网上信息来生产内容,这就使得“洗稿”成为网络传播中一个突出问题。《焦点访谈》在2018年指出自媒体六大乱象:低俗色情、标题党、谣言、黑公关、花钱购买阅读量,以及伪原创,也就是洗稿。

但是自媒体也有正面功能。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出了“网络新闻自媒体”概念,指出有些头部网络新闻自媒体加大从传统媒体引进人才的力度,逐步搭建专业、完整的运营团队,朝公司化、机构化方向发展。魏老师举在2018年公众号“兽楼处”发表《疫苗之王》一文,揭露有的药企奸商在疫苗生产销售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严重问题,《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推动国家迅速果断地查处了这个关系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所以自媒体除了遵守国家法律、接受主管部门监管外,还应该加强道德自律,提升业务水平,杜绝洗稿现象,才能开拓良好的发展空间。

面对自媒体的崛起,专业媒体该如何应对呢?魏老师指出中央在2014年作出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融合发展的重要决策,大大提升了专业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人民网研究院《2018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对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专业媒体进驻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等平台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除网站、微信用户之外,平均每份报纸融合传播覆盖用户总数为979.7万人,是报纸发行量均值的24.7倍;平均每家广播电台融合传播覆盖用户总数为2225.8万人;平均每家电视台融合传播覆盖用户总数为4993.1万人,是传统电视收视均值的20.3倍。这是专业媒体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