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宛男:伤在美国为何总是痛在中国

三年前,明明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可中国伤得最重也最痛,美国股市不过跌掉30%多,可中国A股跌掉70%,更别说大批工人失业、农民工回乡。如今历史仿佛又在重演,一场美债危机,尽管奥巴马正式签署议案上调债务上限,使这个负债大国在最后一刻逃离违约风险,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受害最深的又是我们中国。

从短期看,虽然美债危机使道指连开8根阴线,市值损失逾1万亿美元。可中国股市寄予厚望的“五穷六绝七翻身”,7月从2600点到2800点原本走得好好的,美债风暴一刮,再加上铁道部不争气,出了“7•23”动车特大事故,“七翻身”宣告完结,市值损失也超过1万亿元;离国际最近的港股更是连连跳水。

从长期看,中国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在总共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中,中国共持有1.1598万亿美元,是除了美国社保基金(2.67万亿美元)和财政部(1.63万亿美元)之外,最大的美债海外持有国,甚至比所有美国家庭购买的9594亿美元还多。9594亿美元摊到3亿美国人身上,每人也就3000多美金,可1.16万亿美元摊到13亿中国人身上,每人居然也借给这个全球最富裕的国家900美金,还是低息,本金拿不拿得回来还不好说,而美国人的收入至少是中国人的10倍。先别说随着美元贬值,这1万多亿美元的债务至少缩水20%,每个中国人已经被巧取豪夺1000多元,更可怕的是,这次美国两党达成的协议,粗看债务上限调高 2.4万亿美元,减少财赤2.4万亿美元,似乎对等,可调高 2.4万亿美元债务只够维系8到12个月(即熬到明年总统大选),而减少2.4万亿美元财赤则需要10年的时间。这十年期间肯定还要不断调高债务上限,要知道自1960年以来美国已上调债务78次,仅2008-2010年就已上调5次,随之中国的万亿债务还将贬值,不断上调,不断贬值,美国也就心安理得不断借债,绑架世界各国,掠夺世界财富。

中国有一句俗话:欠债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更要命的还在于,中国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除了美国国债,居然还无处可投,甚至连抛一点都不敢大动(最近说减也就减了3亿美元)。你一抛他就跌,明知吃亏,明知是陷阱也要跳进去,所以论者无不以“无奈”二字形容中国政府之“囧”。也许正因为此,俄国总统普京敢骂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得知两院通过相关法案后,只能“对此表示欢迎”,“保持密切关注”。

为什么伤在美国总是痛在中国?从根子上说还在于中国之崛起走的是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中国GDP逾三分之一来自外需,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其中70-80%又以美元外储的形式回到中央银行,八十年代的“四小龙”可以走外向型之路,中国这样的大国则不能。美债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发达国家过分依赖公共债务、过度消费的经济已不可持续,中国只有依靠自己,依靠13亿人民的内需市场,才能持续增长、持续发展,一句话,中国必须聚焦于国内需求。要做到这点,关键是两条:一是减税,二是反对垄断、提倡竞争。

这次美国债务上限为什么得以在最后一刻得以通过?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奥巴马本来想多收点中产阶级的税,结果国会通不过,如果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一样,随便可以增加税款,这个债务马上可以缓解很多。在美国,很多商品比中国便宜,房子便宜,一般地方20-30万美金就能买一套别墅,其中奥妙就是政府税收相对较低。是的,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日益膨胀,但膨胀的主要是三块:医疗、养老和国防开支,这次要削减财赤,也是在这三块上做文章,没听说人家有什么三公开支,以及庞大的维稳支出。政府要下定决心把30%以上的财政收入增速减下来,唯有如此,才能致富于民,藏富于民,才能从根本上拉动内需市场。

二是反对垄断。越来越多的数字表明,在近一年来收缩银根过程中,银行的钱大部分给了国企,尤其是垄断大国企,大批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财政部网站显示,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只有区区558.7亿元,2011年经营收入预算增长51%,也才844.39亿元,而央企利润一年要超过1万亿元。1万亿元利润上缴财政部也即归全民所有的仅800多亿,其垄断利润之丰厚,全世界绝无仅有!一般的民企又怎么与之竞争,而民企可是承担了70-80%的就业,没有民企,就没有就业人口的增加,也就没有人民收入的提高,没有内需市场的启动。

刊《理財》周刊2011年31期

3 Responses to “賀宛男:伤在美国为何总是痛在中国”

  1. 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出台

    2011年08月09日 09:46:00 晋雅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报讯 为加快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确保转制工作规范有序进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制定出台了《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作为转制工作的参考。

      据了解,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建立以中纪委、中组部、中编办、中直机关工  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财政部、人社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为成员单位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新闻出版总署。

      此次出台的《规程》仅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内容包括报刊出版单位在转制工作中如何制订转制工作方案,如何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如何实施国有资产管理,如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如何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与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如何制订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方案以及如何向有关部门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实施转制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备受业界关注的环节。此次出台的《规程》明确指出,须严格按照国办发[2008]114号及中办发[2011]19号的有关精神,制订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方案,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和保障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合法权益。报刊出版单位要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照《关于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制后参加北京市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50号)文件确定的原则执行,具体参保时间另行确定。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北京市《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医发[2004]185号)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158号令)执行。

      对于如何向有关部门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规程》指出,完成转制的报刊出版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关于转制文化企业名单及认定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05号)规定,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7项材料: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方案批复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销事业编制批复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证明;同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复印件;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凭证;引入非公有和境外资本、变更资本结构的批准函。

      《规程》指出,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关于下发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名单的通知》(财税[2011]3号)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前已进行企业法人登记,则按注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之日或核销事业编制的批复之日起确定转制完成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2. 深刻,读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美债危机并非“驴象之争”的政治秀,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官媒忽悠了

  3. 正好今天上午听了个讲座,也是关于人民币升值和汇率问题。
    美债危机并不是今年才有,一直都存在的问题为何今年变得格外热?媒体报道的落脚点,似乎多放在美两党之争两院之争。可是在这个争论背后美国统一的核心国家利益,媒体好像自动忽略了。媒体的报道太过注重中国的好和美国的坏。以为美国出现了危机便是全面崩盘,却忽视美国成熟制度下的强大自我修复能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