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村

魏  康 

(1) 

在我幼年的朦胧记忆中,有一个我们进入永和村的镜头。那是在一个黑蒙蒙的晚上,似乎下着小雨,一辆高高的盖有蓬布的大客车停在了路边,车上坐着好些人,还有不少行李,包括一个大网篮。我被家里人抱下车来,进了一条弄堂,这就是永和村。据说那年我三岁。

那时的永和村很干净,很整齐,弄堂口有个大铁门,里面一排排的房子,都是红红的砖墙,漆黑的大门,大门上还有一对金光闪闪的圆圆的大门环,敲在门上,发出响亮的当当声,非常好听。我们家住在31号,它在整个弄堂的最深处,开出大门去是一条横弄堂,几乎没有人走动,是我们散步嬉戏的地方,南侧铁栏杆外是宽阔的菜地。爹爹说住在这儿空气好。

弄堂里住的人不多,差不多都是独门独户。也有将亭子间出租的,但房客人数也很少。邻居们饭前饭后站在后门口说上几句话,很安静。

对着我们后门的一家占了相邻的四栋楼,关上大门,将天井打通了,只从后门出入。这是弄里的最大户了,但我从未见过这家里的人,据说后来当了汉奸。“四楼大户”的东面,15号,办了一家小学。我在上小学前,妈妈说应该先有点预备教育,但那时上幼儿园是很奢侈的,我就在这弄堂小学里读过一段书。

永和村的弄堂口坐着一个鞋匠,人都称他小皮匠,整天埋头绱鞋,修鞋。他的身后是一家烟纸店,我记得开了有几十年,老板娘笑眯眯地坐在柜台后,卖一些香烟手纸蚊香、还有小孩们喜欢的糖球话梅之类的小商品。


弄堂每天有人扫,很干净。下午时分,有小担子进来,的笃担是卖馄饨的,味道可好了,比现在的“上海小吃店”的馄饨好吃多了。还有卖油豆腐粉丝、五香茶叶蛋的,都很不错。不过我们只偶然吃一吃,因为妈妈怕他们不卫生。

(2)

永和村的房子是上海很普通的石库门弄堂房子。在我儿时印象里还是不错的。三层楼的坡顶房子,楼下是客堂间,房顶很高,大约有四米多,朝南一排六扇嵌玻璃窗的落地门,迈出门去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天井。客堂间的地上铺着一种很好看的花砖,洁净的白底,中间是由八个蓝色的菱形拼成的图案,角上还缀有一些小红花。我很喜欢,也记得特别清楚。但这种砖,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北侧是厨房,当年也是很宽敞的,除了炉灶厨具外还放了一张八仙桌,在我家鼎盛时期,司机、娘姨就在这儿吃饭。楼梯上去,二楼三楼是正房,长条木地板,阳光极好。厨房楼上是一间朝北的亭子间。它的上面便是晒台。在爹爹兴趣高的几年,天井和晒台上都种了不少花,日老红,凤仙花等,还有各种盆景。一家人住这所房子挺好的,很安静,在三楼做功课,楼下怎么吵也听不见。看到现在房地产广告炒作什么复式结构啦,阳光露台啦,南北通透啦,我不禁好笑,什么新货色,我们在三十年代早就有了。后来大约是为了堆放东西,搭了搁楼,隔出了客堂后间,还有二楼的后间,这为以后的“七十二家房客”打下了基础。不过,搁楼对我们小孩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楼板不会碰我们的头,尽可自由活动,从花格窗里还可俯视在客堂间里的大人,确实好玩。

我们每天上上下下要走许多次楼梯,但楼梯的步阶比较窄,大人的脚必须斜着走,否则只能放大半只脚,孩子们几乎都有从梯上滚下来的经历,好在楼梯是木头的,磕得不算太厉害。

这个楼里没有卫生设备,全楼只有厨房里一个水龙头。不过对于那时的人来说,用马桶是向来如此的,并没有觉得太不好。妈妈房间里的那只方方的漆得亮亮的紫红色马桶箱还是我家很得意的一件东西,因为别家的马桶箱都没有这只好看。后来我读到张恨水的一部三十年代的小说,里面有一大段描写什么是抽水马桶,可见抽水马桶在当时确实是罕见品。楼里只有一个水龙头在现在也是难以想象的,当年楼上拖地板要把水从一楼令(加挑手旁)上去是很吃力的,但在楼上也很少为洗手而专门跑下去,大约卫生观念也与现在很有差距啊。

 

Leave a Reply